“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中的整體教學實踐探究
教育論叢
作者:李海蛟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中的整體教學在目前的師範教育中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師範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能力還有所欠缺。本文就針對這個問題,對“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中的整體教學實踐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整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01
1、前言
《小學數學教學論》是我國高等師範院校設置的小學教育師範專業的一門必修核心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1]對從事小學教育的師範生起著教育指導作用。
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當中,很大一部分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應該具備的教育理論知識,但是卻不能把的學生的具體情況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化為己用,在自己的實踐教學中發揮不出這些理論知識的實際作用,這樣也就喪失了這門課程的意義。這在當前的師範教育中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
這種現象的產生一方麵是由於學生隻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實踐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麵則是由於教學過程中整體教學的欠缺。因此,本文就從“小學數學教學”課程中的整體教學實踐角度進行分析,針對師範生的教育培養與大家進行交流。
2、“小學數學教學論”整體教學的內涵
“整體教學是基於整體課程思想提出的教學理念。”[2]這種理念注重學生各學科知識之間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追求學生所學知識的整體性和學習能力培養的整體性。
具體到小學數學的角度來說,“小學數學教學論”的課程主要包括三方麵內容,課程理論知識、教學理論知識和學習理論知識。整體教學就是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把這三方麵的內容相結合,注重知識學習的整體性和學習的整體性,通過教師的引導,利用各種學習材料、教師經驗以及小學師生等各種有效資源,將各個學科、各個模塊以及小學數學教材中各部分的知識相互結合,在總體上形成網狀結構進行教學設計,通過相互合作交流最終實現知識與能力實踐的全麵結合,以此來幫助他們實現理論知識的運用和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小學數學教學論”整體教學的具體實施
“小學數學教學論”的整體教學對於師範生的學習、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應該對整體教學的具體實施加以研究。
3.1擇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學數學課題
教師在向師範生教授教學課題時要選擇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課題,既能夠反映本課程對師範生的要求,又能夠體現小學數學的新課標對小學生知識學習的要求,二者都要兼顧。
例如,我們可以選取“11-20”各個數字的認識這一課題,根據小學數學新課標的要求,這一課題是小學生初步接觸並理解十進製的基礎,對於師範生來說,可以了解小學數學的教學特點,把握教材的特殊性以及學生心理的特殊性,同時這一課題既有新授課的內容,又包括了對1-10各個數字的複習鞏固,因此較為全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