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強化素質教育的培養
教育論叢
作者:蘇寶霞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教學改革過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廣大數學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提高學生數學整體素質的方法,尋求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在濃厚興趣和實踐探索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教學中對學生強化意誌品質方麵的培養和訓練,引導學生樹立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探索精神,有利於數學能力的提高,有利於數學知識的鞏固。真正把素質教育與小學數學教學實踐緊密結合,為有效培養新世紀高素質的數學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01
一、樹立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素質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漸加快,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教師需要與時俱進地實時轉變教育思想,以全新的人才意識和實踐探索精神配合國家人才戰略。數學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改革傳統教學方式,科學構建以提高數學實踐能力為主體地位的教學環境,以提高數學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為中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就是要以全班學生為主體,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綜合素質,力求鞏固好每一個學生的數學基礎,在強化實踐應用中培養創新意識。開展各種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在數學知識應用方麵的技能,在鞏固數學知識的同時提高數學實踐能力,激發差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優秀學生的探索精神,盡量減少同學之間的差距,實現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理想。在某種程度上理解因材施教就是為了全麵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師要為每個學生都創造適合自身發展的不同程度的教學實踐環境,通過不同方式的引導與支持,充分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數學潛能,最終實現在數學教學中全麵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想。
二、端正學習態度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以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並且在教學實踐中提高數學能力。教師要善於啟發誘導,巧妙提出問題、與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數學智慧,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把學習興趣和能力培養貫穿到教學全過程。素質教育的實現來源於實踐,數學教育的目的是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數學課本知識的學習和生產生活實踐中的有效應用,培養每一個學生良好的數學實踐行為方式,並把這些實踐經驗轉化為數學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重現知識結構的形成過程,在循序漸進培養學生運用用數學的習慣,增強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最關鍵的一項任務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盡可能選編一些有利於鞏固知識的應用題,在興趣的激發下對學生進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強化訓練,從學生最熟悉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尋找數學問題,在科技進步與市場經濟結合中發現數學問題,然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數學能力,夯實數學基礎,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