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1 / 2)

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教育論叢

作者:徐靚

摘 要:寫作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學生英語的熟練程度,且在學生學業成績中占有相當比例。我國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英語老師往往對寫作結果重視過多,而忽視了寫作過程,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智能與學習興趣。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簡單且無趣的教學方法已經過時。本研究試圖探討運用多元智能理論來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和學習模式,通過多元智能理論,教師能根據學習者的差異性,激發學習者的興趣,為教師有效地教鋪平道路。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1

一、前言

在新的《全日製義務教育普通初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外語教師應“盡量采用多種教學途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並在“提高語言綜合運用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智能的同步發展”。《中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著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其多元智能,將所學知識技能轉化成實際能力”。

寫作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反映學生對英語熟練程度,在初中英語學術成績中占有相當的比例。然而,在當前的中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由於受教師個人因素及對英語寫作教學主要目標的不明確性,導致許多一線的英語教師在日常的英語寫作教學中,對寫作文字的產品關注太多,而忽視了寫作的過程,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智能與學習興趣,致使很大一部分學生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從而嚴重影響了英語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因此,要提高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實現英語教學目標,個性化教育勢在必行。

二、多元智能理論的研究背景

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在前人研究腦科學和智力測試的基礎上,針對傳統智能理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MI(The Theory of MultipleIntel l igences)。此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擁有有八種或八種以上的智力,他們包括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自然觀察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和自我認識智能。每個學生都具有獨特的性格特質及智能組合,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習者和內容而進行調整,以促進每個學生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達到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學習者的目的。

三、多元智能理論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關係

為了更有效地教英語寫作,依據多元智能理論,可將寫作課與下麵的八種教學方式相結合:

文字(語言)

數字或邏輯(邏輯數學智能)

圖片(視覺空間智能)

音樂(音樂智能)

一個物理的經驗(身體運動智能)

同伴糾錯(人際情報)

自校正(內省智能)

在自然世界中的經驗(自然觀察智能)

多元智能理論拓展了我們利用現有的教學方法的地平線,但教師不必使用所有,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決定使用哪些特定的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四、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