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正氣倡廉政文化 反貪懲腐建和諧社會
德育研究
作者:張保軍
摘 要:在當前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麵前的新形勢下,如何發揮廉政文化在反貪懲腐中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本文解讀了廉政文化的內涵,探討了如何增強廉政文化的感染力,提出了廉政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及措施。
關鍵詞:廉政文化 ;反貪懲腐 ;有效途徑
作者簡介:張保軍(1977-),河南輝縣人,碩士研究生,河南省中共新鄉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講師 ,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2
當前形勢下,倡導廉政文化,有助於提高黨員幹部實踐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又助於大力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又助於抵製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蝕。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廉潔從政的文化氛圍,用積極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如何抓住重點、創新載體、完善機製,加強我國廉政文化建設,對於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使廉潔自律成為每一個領導幹部的自覺追求,有著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1]。
一、統籌各種載體,不斷增強廉政文化的感染能力
廉政文化作為社會主義的大眾文化,應堅持“百花齊放”的方針,積極向多樣化發展。豐富的載體是廉政文化建設的基礎。要使廉政文化充滿生機和活力,就必須結合我縣實際,不斷創新活動載體,積極探索廉政文化建設的新途徑、新方法,不斷增強廉政文化說服力、吸引力、感染力、滲透力和親和力[2]。
(一)建立一批廉政文化“主陣地”
以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為目標,建立一批廉政文化基礎設施,做到鄉鎮有廉政文化街、村有廉政文化櫥窗專欄、組有廉政文化牆;以鄉鎮黨校為依托,采取“講”、“看”、“聽”、“談”、“糾”、“賽”等形式,定期組織村組黨員幹部及家庭成員進行黨風廉政教育;以有線電視、村村通、廣播站等為媒介,開設一批廉政文化宣傳專欄,不間斷地將廉政文化知識傳播到農村、家庭的每個角落;以位於村頭路邊的農房為載體,在其外牆上刷寫以廉政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格言警句,對廣大幹部群眾進行長期不懈的廉政教育和熏陶;結合城市和小城鎮建設,打造一批公共場所的廉政文化景觀,城市主幹道處的廣告塔、電子顯示屏、燈箱廣告,社區的廉政文化公園、長廊、都要全方位、多層次以不同的風貌,吸引、影響、教育人們,形成廉政文化宣傳的立體格局。要利用農閑時節積極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廉政文化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賽歌、歌舞表演、民間小調、快板、展覽展出、書畫展和開展送對聯、電影下鄉等形式,大力開展廉政文化創建活動,使廉政文化建設更加貼近群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富有親和力、吸引力、滲透力。
(二)充分重視網絡載體對廉政文化建設的推動作用
隨著科學技術 的快速發展,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電子時代,通過網絡了解信息,反映情況,洞察世事,針砭時弊,交流探討的人越來越多。利用網絡進行廉政文化建設,可以使社會各界的廣大網民通過網站了解到紀檢監察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最新內容,也使廉政文化在網上的空間不斷發展壯大,在越來越多的網民心中生根開花,提高辦事透明度,從體製和機製的建立上,對腐敗的產生也具有預防和遏製的作用。利用網絡進行宣傳輿論、傳播知識,具有覆蓋麵廣、影響力深、滲透力強,群眾關注程度高等特點。借助網絡,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新聞媒體,加強宣傳報道,以時代的主流文化和旋律,堅持正麵宣傳、反麵警示,倡導科學精神,形成一個大宣傳的格局,可以增強廉政文化的宣傳聲勢和效果[3]。
二、科學製訂方案 ,推進廉政文化遵循“五個”原則
(一)潛移默化原則。思想教育是通過滲透和浸潤來完成的,建設廉政文化也必須遵照這一特性,遵守潛移默化原則。滲透和浸潤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通過建設廉政文化,實現黨風廉政教育的目的,是一個漸進的、“潤物細無聲”的漫長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因此,在廉政文化建設中,要從細處著眼,從小處著眼,從日常工作生活著眼,營造一種濃厚的倡廉崇潔氛圍,使人們在這種氛圍中不斷地被感染、被教化,從而達到宣傳教育的目的。
(二)整體聯動原則。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既是反腐倡廉工作三大任務之一,涉及各行各業、方方麵麵,是一項係統工程,不隻是紀委的職責。建設廉政文化也是一樣,必須遵循整體聯動這一原則,隻有全社會上上下下一起動手,一起參與,才能營造出一種廉政文化氛圍。因此,廉政文化建設不僅要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還要進家庭、進農村、進企業,不僅要讓黨員領導幹部受到感染,還要讓普通黨員、群眾及青年學生、少年兒童也受到熏陶和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