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係統理論與影視翻譯
語言研究
作者:郝昱 張白樺
摘 要:多元係統理論是翻譯研究的文化學派的代表人物埃文·佐哈提出的重要翻譯指導原則。《老友記》作為一部美國情景喜劇,是一種特殊的“文本類型”。本文結合多元係統理論,對《老友記》中台詞的翻譯策略進行討論。
關鍵詞:多元係統理論;影視翻譯; 老友記
作者簡介:
郝昱(1988-),男,內蒙古工業大學2011級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
張白樺(1963-),女,內蒙古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係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2
一、引言
情景喜劇(situation comedy或其縮寫sitcom),亦稱處境喜劇,是一種喜劇演出形式。這種形式一般認為出現在美國廣播黃金時代(1920年代至1950年代),如今在世界範圍內被廣為接受。在很多國家,情景喜劇都是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之一。
Friends(《老友記》)就可稱為是美國情景喜劇的代表,它是由華納兄弟公司製造,NBC電視公司從1994年開始播放的一部電視情景喜劇。本劇播出十年,共236集。《老友記》以紐約曼哈頓的一家公寓為中心,講述了發生在六名青年男女身上的各種搞笑、離奇、浪漫和感人的故事。該劇以六位好友Rachel,Monica,Phoebe,Ross,Chandler,Joey之間的親情、友情、愛情為主線,他們之間的嬉笑怒罵都是當代美國年輕人生活狀態的寫照,加上從他們口中時不時冒出的針砭時弊的插科打諢和令人捧腹的笑料,使這部主打幽默的肥皂劇迅速在全球躥紅。本劇的流行也讓它成為國內學生學習英語口語及美國文化的前沿教材,市場上也因此出現了眾多的翻譯字幕版本。
二、多元係統理論簡介
多元係統理論(Polysystem Theory)是以色列學者埃文·佐哈(Itamar Even-Zohar)在20世紀70年代初提出的一種理論,不過,“多元係統”這一術語的首次提出卻出現在1978年佐哈爾出版的《曆史詩學論文集》中。
多元係統理論的核心內容就是把“各種社會符號現象,具體地說是各種由符號支配的人類交際形式,如語言、文學、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等,視為係統而非由各不相幹的元素組成的混合體。這些係統並非單一的係統,而是由若幹個不同的係統組成的係統;這些係統各有不同的行為,卻又互相依存,並作為一個有組織的整體而運作。”(張南峰,2002:19)但是在這個整體裏,“各個係統的地位並不平等,它們有的處於中心,有的處於邊緣。與此同時,它們的地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它們之間永無休止的鬥爭,整體內的各個係統會不斷地發生變化:處於中心的係統可能被驅逐到邊緣,而處於邊緣的係統可能攻占中心位置。”(謝天振,2003:60)
三、多元係統理論對製約影視作品翻譯因素的論述
眾所周知,在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多元係統中,翻譯文學往往處於邊緣地位。如果翻譯文學能在譯入語這一多元係統中從“邊緣”走向“中心”,那就意味著翻譯文學在該國或該民族被廣泛認可並接受,也就是說譯者的譯介工作取得了成功。同樣,一部國外的影視作品如果被國內的廣大的影視愛好者或外語學習者所接受,那麼可以說字幕組的翻譯工作取得成功。在一部國外影視作品從“邊緣”走向“中心”,或者說在被廣泛認可並接受的過程中,都受到哪些因素製約呢?多元係統理論的繼承和發展者,當代英國翻譯理論家西奧·赫曼斯把製約作品譯介的因素歸納為三個方麵:“意識形態、詩學和讚助人”(謝天振,2003:240)。這一點謝天振在《翻譯研究新視野》一書中已經提到,並且還增加了譯文的質量以及翻譯家個人對讀者的吸引力這兩個因素。如果我們將這些因素引入影視翻譯,就會發現它們同樣適用。
四、對《老友記》的語言翻譯的分析
《老友記》的字幕翻譯,是一種特殊的類型文本。譯者要為譯入語觀眾傳達大致相同的劇情信息,實現原語影片創作者的創作意圖。
1、意識形態
勒費維爾(Lefevere)指出:意識形態就是“一種體現利益的話語。這種利益以某種方式與維持或責難處於社會曆史生活中心地位的權利結構相聯係。”(Lefevere ,1992 : vii)而“任何話語都具有政治色彩和意識形態的意義”(廖七一,2001:317)。既然翻譯離不開話語,那麼它也就與政治和意識形態等因素密不可分,這不僅表現在待譯資料的選擇上,同時也表現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待與意識形態有關的話語的處理策略。
(1) (Season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