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遇上海報

藝術研究

作者:付小琳

摘 要:如今的社會是處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對於自身的閱讀量要求愈來愈高,故而對以文字為承載的書本和文章閱讀興趣卻日益減少。翻開當今的書籍出版物,“多圖少文”似乎已成為一種信息傳達的主體。伴隨攝影技術的不斷進步,不僅調動了視覺傳達文化的延伸,並直接跳入閱讀中,圖片文字的相得益彰使得閱讀新體驗迅速就被讀者所欣然接受,因此有了所謂的“讀圖時代”。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對大多數信息的需求量直接通過豐富的攝影或美術製片得到了絕大滿足。而海報正是現代信息傳播的重要形式之一,極具文化承載力視覺衝擊力。商業海報要想脫穎而出,需要借助各種平麵設計元素和版式的設計布局、精心美化,那麼,插畫作為視覺其中的元素之一,被廣泛地運用到海報之中。

關鍵詞:海報;藝術;信息;插畫

作者簡介:付小琳(1988-),女,漢族,籍貫:河南安陽,研究方向:平麵設計;就讀學校:河南師範大學。

[中圖分類號]:J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2013)-14--01

藝術這項專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直到到今天,插畫技巧和手法的使用已經遍布社會的各個領域,這種全新的視覺性體驗,激發了我們對於世界上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也因為這一藝術的存在,給我們帶來了更為寬泛而廣闊的想象空間。隨著現在繪畫技術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豐富,插畫藝術一詞開始入商品的經濟時代。如今,插畫技能運用對經濟發展也是起到了推動之作用,的確已經成為了無法替代的宣傳品,插畫這一概念遠遠地超越了傳統概念的範疇,插畫師們不會將其固定在單一、常見的插畫風格上,單一材料的方式已無法滿足插畫師的需求,為了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他們嚐試運用了各種手段,多元化促的技能運用成為插畫師追求的理想境界。

為插畫事業有更加廣闊的生存、發展空間,於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插畫從日常的、書本的局限中被挖掘出來。插畫載體之形式在科學與技術的大跨步前進情形下變得品類繁多、風格各異,越來越豐富多變;手繪插畫與電腦插畫這兩大類成為了現代插畫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段。最能體現設計者的藝術功底莫過於手繪插畫,它以最樸素的形式表達著作者的精神世界是藝術創新渠道。在創作時可采用水彩、油畫、簽字筆、甚至馬克筆這些常用的手繪插畫中常用的美術材料,可創作出更富有觀賞性、更獨特的視覺效果。特效和新型元素是電腦插畫常利用的技術,用高明的技術繪製技能進而不斷地把新形勢退出來。設計師要求的繪畫風格、隨著心境的表達、切入的角度不僅手繪能夠做到現在一些電腦插畫師同樣也可以做得很完美,這種新藝術作品還能使畫麵變得鮮豔,絢爛,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的確,有了新技術、新手段的加入,電腦插畫便擁有了極強感染力和實用性,更是反映出與我們相關的社會精神麵貌和生活實際狀態。

然而插畫這一種藝術形式對社會之影響,其實是升華了受眾審美能力,故而對傳播媒體來講,這必然是種積極向上的一個鮮明的標識性。因為人們非常情緣接受插畫形式來作為主打的海報,且人們的視覺被這種象征性的視覺文化所刺激,人們內心欣喜。由於,這些商品包裝插畫時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更是大眾審美不可或缺的,這些廣告插畫以及商品包裝插畫就成為了大眾審美不可或缺的,所以,插畫具備藝術的相對獨立性,從而,備受崇尚自由且熱愛生活的人們所欣賞和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