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拿破侖帝國崩潰的曆史原因
文化論壇
作者:雷娜
摘 要:18末19世紀初的拿破侖帝國是法國革命的產物,對法國曆史以及歐洲近代曆史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文擬從經濟、軍事兩方麵對拿破侖帝國崩潰的原因進行簡要分析,認為拿破侖帝國的衰落有其必然性,同時,拿破侖的大陸封鎖和對一些歐洲國家的侵略也激起了歐洲人民的不滿;拿破侖的政策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加速了帝國的滅亡。
關鍵詞:拿破侖;大陸封鎖
作者簡介:雷娜(1990-02-10),女,四川大竹人,現就讀於四川文理學院(師範)專業。主要研究方向:曆史教育。
[中圖分類號]:K52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1
一、拿破侖帝國崩潰的經濟因素: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為了反對英國貿易,拿破侖在經濟方麵采取了一項重要的經濟政治措施。早在路易十四時期,法國即追求所謂“天然疆界”,幻想以一己之力抗衡整個歐洲大陸。英國作為“日不落帝國”不肯將手中的控製權拱手相讓,英法兩國於是在國家利益的問題上發生衝突。為反對英國,拿破侖於1806年11月21日,頒布《柏林赦令》,規定:所有隸屬於法國的各國,與英國不僅不準發生貿易關係,而且要斷絕一般來往;對法國統治下的歐洲的英國僑民一律宣布為戰俘;所有英國的貨物和商船全部沒收。此後,拿破侖又繼續頒布了《米蘭赦令》和《楓丹白露赦令》,進一步加強了對英國的封鎖[1]。拿破侖的大陸封鎖政策不僅給法國帶來了災難,而且打亂了整個大陸正常的經濟秩序。但是隨著大陸封鎖的加強,也損害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利益。同時,大陸各國是在法國的強製下進行的,從而反映出大陸體係的不穩定性。並且由於英國的海上封鎖使得歐洲各國一片狼藉。如葡萄牙二分之一的國民收入都來自於英國的貿易,表現出其對英國的很大依賴。另外,法國製定了有利於本國的關稅政策,以犧牲別國利益來滿足第一帝國的利益。這就從根本上加強了各國與法國之間的離心力。同時,背離經濟全球化的大陸封鎖政策嚴重影響了歐洲大陸各國人民經濟生活,破壞了各國的工業生產和貿易活動,例如意大利絲織工廠的數目從1806年的489個減少到1811年的401個,職工人數由25000人減少到14000人。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產生重要影響。拿破侖的稱霸野心正是法國大革命階級本性的集中表現,總的來說,他的國內外政策都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隨著法國軍事力量的加強,封鎖政策擴及到了葡萄牙、西班牙和俄國。大陸封鎖促進了法國某些工業部門的發展。但是因為當時整個法國工業的發展水平不能代替英國滿足歐洲各國的需要,因而使許多國家特別是與英國有著傳統貿易關係的國家的經濟狀況大大惡化,經濟蕭條,進出口停滯,引起他們的不滿。同時,英國采取了反封鎖措施,進行了大規模的走私活動,造成嚴重的政治危機,致使拿破侖政權的根基發生了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