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質量
茅台酒之所以馳名天下,之所以能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靠的就是質量;之所以在國內曆屆名酒評比中均蟬聯第一,靠的也是質量;之所以成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國宴用酒,靠的還是質量。保證質量是茅台酒得以生存與發展的製勝法寶。茅台酒的酒師們視質量為生命,始終不移的堅守著質量的陣地。
大躍進期間,大幅度提高了茅台酒的產量,卻嚴重降低了茅台酒的質量。運動是疾風暴雨式的,酒師們的確是無可奈何。1960年以後,就產量和質量的矛盾問題上,酒師們和廠領導發生了很大的分歧。由於酒師們執意堅持質量第一,在鄭光先廠長的默許下,生產管理又恢複到了《十四項操作要點》的管理製度上,產品合格率也開始迅速提高。
1961年,茅台酒廠召開的四屆二次職工代表大會上,酒師們始終堅持茅台酒質量第一的宗旨,確保了全會的正確決策。會議決議指出:第一,堅持執行“五定五保”(定員、定額、定責任、定製度、定勞動生產率,保紀律、保進度、保衛生、保產量、保質量)目標,執行車間經濟核算製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第二,健全責任製和行政指揮係統(即健全科室車間組織機構和管理製度),實行廠、車間、班組三級管理責任製;第三……
1962年為確保產量、質量都能得到保障,工會向全廠職工發出倡議,積極開展以增產節約運動為中心,掀起了以“五好”(保證質量好,出勤高收效好,安全生產好,增產節約好,完成任務好)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
1963年,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決定,決定在農村開展以四清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四清即“清帳目、清倉庫、清工分、清財物”。會後全國範圍內逐漸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內容包括在城市開展的“反貪汙、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增產節約運動。四清運動後來擴大為“大四清”,即“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
這場運動持續時間長達四年之久。運動期間,中央領導親自掛帥指導“四清”運動。數百萬幹部下鄉下廠,開展革命;廣大工人和農民參與其中,積極響應;“四不清”幹部紛紛檢討,“洗手洗澡”,從而上演了共和國曆史上特殊的一幕。這場運動在農村被稱為“四清”,在城市被稱為“五反”,統稱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後來又改稱為四清運動。
這麼大的政治運動茅台酒廠哪能例外?但在運動之中,茅台酒廠在反貪汙、反浪費等方麵卻沒有清出什麼名堂。隨著運動的不斷深入,1964年,茅台酒廠的整黨和四清運動進入高潮。經過發動群眾,深挖細查,1959年在大躍進期間“月月紅,紅到底”導致茅台酒產量猛增,產品合格率卻大大下降的基本事實被抖摟出來。在反對官僚主義的鬥爭中,茅台酒廠中層以上18名幹部集體下台,下台的理由就是“破壞茅台酒傳統工藝操作”。廠長鄭光先也因此受到牽連,被下放到車間進行勞動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