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口逃生
澳大利亞每年都有人遭到凶猛的大白鯊襲擊,能從鯊魚血盆大口中成功逃生的人寥寥無幾。一名男子的傳奇經曆使他成為當地居民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據朋友和救援人員介紹說,現年41歲的埃裏克-內胡斯當天正在悉尼以南約400公裏的伊登鎮附近海域潛水捕撈鮑魚,不料突然遭到一條3米長大白鯊的猛烈襲擊。“我突然感到麵罩被咬住,並且開始劇烈晃動,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入鯊魚的血盆大口中,”內胡斯後來說。目睹整個襲擊事件的洛比基斯說,“鯊魚咬住內胡斯的頭部後,將他的保護麵罩咬碎,使得內胡斯鼻梁骨折。如果沒有麵罩保護,後果不堪設想。”
鯊魚一擊得手後又發動了第二次襲擊,用鋒利的牙齒在內胡斯身上撕開幾道長長的口子,內胡斯遍體鱗傷,鮮血直流。
但身受重傷的內胡斯並沒有束手待斃,他用盡全身力氣從鯊魚嘴下逃脫,還對著鯊魚眼睛狠狠地打了一拳。
一名附近的潛水者用無線電對講機通知了自己父親,他的父親於是立刻向救援機構求救。
內胡斯後來在25歲的兒子幫助下被拖出水麵,並被一架直升機送往附近醫院救治。當地救援機構的一名發言人說,內胡斯獲救時還保持清醒狀態,但他鼻梁骨折,軀幹兩側和胸部被咬傷。由於嚴重失血和受到驚嚇,內胡斯傷勢嚴重,但是病情穩定。
內胡斯獲救後告訴朋友,他潛水時身上穿的含鉛背心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救了他一命。
打撈鮑魚的潛水者通常要在水下工作6到8小時。為了抵消海水回流的衝擊,他們通常會穿上含鉛的加重背心,使鉛的重量均勻分布在全身各處,起到在海水中穩定重心的作用。在遭到鯊魚襲擊時,這件背心替內胡斯擋住了鯊魚鋒利牙齒的多次撕咬。(摘自《奇聞怪事》2014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