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蠻大陸概述-曆史篇(1 / 1)

“兩千年前,眾神紛亂而不合,土地虛無而難墾,生靈塗炭而罕衍,遂有離,蠻二神,治惡懲邪,歸納天地,精華造物,拒汙濁於萬滅海之南,終成一片生機,凡人感恩頂禮,故稱群居之地為離蠻之地,沿用至今。”--《鑒史雜聞》

根據史料記載,最早的智慧生命和文化誕生於華元曆前一千餘年前,具體時間不詳,大多數史學家將最早的生命稱之為古多爾人。

“荒夷者,古多爾眾。食生肉,飲冷血,猝早而不羈,蠻強而乏思。” --《愛羅生物研究手冊》

之後千年中,古多爾人雖然統治著近八成的離蠻大陸,但由於智商低下,沒有嚴密的組織結構,文化發展緩怠,最終於華元曆元年,被一個神秘的分支民族華元取代,從而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王朝,華元王朝。華元的紀年方式,依然被大多數國家沿用至今。

華元王朝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同階段的文化科學技術也發展極快。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裏,華元便真正意義上的接管了九成以上的離蠻主大陸,並且發現了離蠻附近的島嶼及萬滅之海。離蠻的整體地形認知也是在這個時間建立的。

華元曆466年,華元王朝忽然土崩瓦解。對於這次瓦解的原因,一直存在著很多的爭議。衫羅人堅持聲稱,華元王朝的瓦解是衫羅的祖先起兵抗擊殘酷統治的結果。因為在第二年,也就是華元曆467年,衫羅便正式建立,衫羅人當然不認為這隻是巧合。但是奇怪的是,衫羅的詳細曆史史料都停留在建國後,對於465至467年之間發生的事情卻隻字未提,好像平白無故的被刪去了一般,這也是別國史學家詬病衫羅亡國論的根本原因。

華元王朝瓦解之後,離蠻大陸一度陷入混戰,有多達三十五個政治勢力被卷進了這場漩渦之中,長達三百年之久,史稱“後華之亂”。

華元曆769年,一直保持中立,秉承著休養生息政策的衫羅忽然起兵,討伐各路割據政權,並且在戰爭中引入了術法這一陌生的概念,一時間,衫羅摧古拉朽般的席卷整個離蠻主大陸,甚至占領了荒無人煙的最大島嶼,靈苗島,以及被海霧籠罩的風回群島。這個時期,雖然衫羅沒有名義上統治離蠻全境,但是幾乎所有的種族勢力都是聞衫羅而喪膽,毫無抵抗能力和抵抗欲望,甚至有國家自降為衫羅的附屬國。所以之後的一百二十年的這個階段,被史學家成為“衫羅王朝”。

華元曆890年,強盛一時的衫羅由於內部鬥爭,人口稀疏以及戰線過長等原因,逐漸的開始喪失自己的勢力範圍。最著名的曆史事件及導火線當屬“靈苗之變”,駐紮靈苗島的衫羅軍隊忽然造反,在島上自成一國,為靈苗。由於靈苗的兵變,衫羅內部的矛盾被激化,各地抗爭不斷,衫羅王朝不攻自破,勢力範圍逐漸縮小到了離蠻大陸的西部,直至今日。

華元曆900年,或許是因為這個特殊年份數字,超過二十個新的國家誕生,並開始新的角逐混戰,戰爭的慘烈程度空前絕後,雖然隻有短短十五年,但據史料記載,離蠻大陸的人口在十餘年間降到了衫羅王朝時的一半。然而,也正是在這個時期,離蠻大陸的人族統治開始發生根本性動搖,越來越多莫名的種族出現在了版圖之上,建立自己的國家。這個十五年史稱“眾立十五年”。

華元曆916年,戰爭終於結束,離蠻大陸在一係列的分裂和吞並之後,逐漸進入穩定的時期。七個大國,衫羅,鳳暮,龍淬,靈苗,黨生,圖牙,藍巍屏,逐漸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其中以衫羅和龍淬的實力最為強大,而麵積最大的則為黨生。這種穩定的七國割據一直持續了近千年之久,雖然中間有所反複,摩擦不斷,但整體平穩,未曾增添新的勢力。史稱“七國製”。

華元曆1827年,黨生境內的一個村落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忽然舉兵起義造反,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名為屠萊殤的一個平凡的木匠的帶領下,隊伍竟然越發浩大,一年之內戰火席卷整個黨生,兩年後,黨生政權被推翻,六成的土地被直接占領,另外四成的土地由黨生的殘餘勢力堅守,但迫於形勢,隻得改國號為雷朝,沿用至今。屠萊殤自立政權,稱為大華,意在發揚光大之前的華元王朝,自封為華王,後世稱為大華先祖王。屠萊殤將屠姓改為屠萊,並要求所有大華境內的百姓全部改為複姓,以示與別國之區別。曆史上將這一驚天動地的事件稱為“屠萊亂國”。

華元曆1830年,立足未穩的大華並未滿足,繼續南征北戰,擴張領土,在接下來的近十年中,龍淬舉族北遷,鳳暮退居峽穀,圖牙撤至赤江以南的叢林,藍巍屏更是憑空消失,隻有名義上的盟友衫羅並未遭到侵襲。

華元曆1841年,大華正式定都絕殿城,成為了至今為止最為富饒強大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