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想脫身尿頻尿急尿等待(1 / 2)

感動,衝動,傷動!

“真的被她譜出琴曲,竟然如此美妙動聽!”,知楓心下感慨,後世兩大歌後鄧麗君、王菲分別演唱過的“明月幾時有”這首流傳甚廣人們耳熟能詳的歌,竟被瑤馨改變成琴曲。

作為前世特種兵中的優秀戰士,知楓所習技藝可謂玲琅滿目種類繁多,即便以‘胸有萬千能技’形容也毫不為過。

琴棋書畫,知楓對音樂和圍棋情有獨鍾,書畫則擅長於鑒賞品讀。

前世知楓閑暇時最喜懷抱吉他在幽靜處彈唱,幼時已成孤兒的他,或奏一曲哀思緬懷父母,或寄一首鄉愁想念戰友,情到濃處往往黯然傷神。

對於“明月幾時有”這首歌的吉他曲,知楓彈過他人的,譜過自己的,都不甚滿意。一直以來覺得隻有鄧、王兩位,才能運用婉轉的歌喉,借助美妙唱腔將歌曲中哀思遠寄、望月念親的感受唱出來。

但此時,隻見瑤馨輕展皓腕,柔婉舒雅,玉手所到之處,如溪水滑過琴弦,似旭陽融入指尖。

樂符不再是沒有生命的高低音階,韻律也丟棄刻板的節奏規則。

琴音繚繞,把酒豪情明快悠揚,聽者恨不能身生雙翅乘風飛翔,千裏嬋娟如泣如訴,思鄉念親的情懷便隨著透入的點點月色印在眾人心頭。

琴、人、樂、韻溶入夜色,透過窗欞將這幅畫麵刻進蒼穹!

瑤馨獻琴一曲,聞者魂斷青樓!

知楓隻覺自家做了一件對得不能再對的事兒,而心情激蕩之餘,著實驚詫瑤馨秉異常人的音樂天賦。

太逆天了,僅聽一遍就能從他人輕哼的曲調中譜出古琴譜,更將樂律中的婉轉哀思和似有還無的隱痛,完美至極又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來,帶給全場諸人無與倫比的感染力和震撼感。

古音律一道,個中妙處若非有相當修行底蘊者不能領悟,餘眾隻是聽聽熱鬧,有個簡單判斷而已。

市井之徒隻知‘好聽’或者‘入耳’,本不能體會其中滋味,而有此喻意的“對牛彈琴”一詞,竟也成了流傳百世的爍語精詞!

但這一曲,瑤馨竟然做到了‘眾口可調’,每個人每一絲空氣都被瑤馨的琴聲控製著,清悅處笑容自起,哀婉時淚滿長衫。

從勇猛如演武的蓋世英豪,到妖媚如嵐娘的當代奇女,再或是冷酷如老者尺算的位高權重者,無一可免,沉浸其中。

時間停止,姿勢凝固。

如果前世攝影愛好者在此,定能捕捉到青衣坊萬千眾生像,鏡頭所示,隻有一個結論,‘統統傾倒,個個迷失‘!

要不拿刀來放到演武的脖後試試鋒刃,看看他可有反應?

或者偷偷拔下三姐梅花發髻新插上視如珍寶的金簪,瞧瞧其是否察覺?

隻是,沒人敢也沒人有別樣心思,靜默的前堂裏,隻剩琴聲悠悠。

餘者皆醉,獨醒二人,便是知楓和瑤馨!

雖然也一刹那迷亂其中,但前生知楓畢竟受過嚴酷的心理訓練,古武湮滅戰隊出身的他總能最迅速的發現自身行止的欠妥處,從而做出最正確的補救選擇。

人不是不可以犯錯,而是不能犯了錯卻不知錯在何處,不明白如何改正。

失神忘情,便是大錯特錯!

知楓當然不是犯了錯還懵然無知,不知調整之徒。

LOST些許,知楓已回過神來,饒有興趣地觀察著前堂眾人。

清月郡主、演武大哥、黑袍老者、四大花魁、妖嬈嵐娘,還有曾暗自觀察過自己的黑紗女子和其身邊玄衣老人…眾生百態,唯有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