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悟道(1 / 3)

聽到此處,李絮茹接口道:“那是當然,人生天地之間,本是與萬物並存,萬物皆有靈性,自然如人一般有所思所想,隻是人類用語言可以溝通交流,其餘的生物,自然也有其獨特的交流方式,卻是不為人所知曉,但我們道家崇尚的便是天地萬物的自然,即所謂道法自然,當我們自身修為的道法超過一定界限,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但能夠長生,而且也與萬物融為一體,就可以跟所有的生物溝通了。”

方淑敏拍手叫道:“那麼,我們豈不可以跟花草鳥魚等說話交流了?就像平日被師傅罰麵壁一般,卻可以跟小蟲小草一起聊天……”她一邊說話,一邊卻閉上眼睛,想像那種情況,臉上居然滿是笑意和癡迷。

李絮茹笑罵道:“真沒出息,你修道就隻為了不被師傅懲罰而已?”

柳若嫻微微一笑,為她二人摻雜的如此一個小笑話,並未有所責怪,反而道:“師傅曾言曰,無論誰有此參悟的興趣,皆可授之,我就將‘玄光感靈術’的要訣細述一遍,龍大哥若有興致,也不妨慢慢體悟一番,或許能明白天地間些許至理。”

龍麟一笑,點了點頭,柳若嫻就開始吟詩一般的娓娓而述: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虛與實、有與無,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萬物虛空,陰陽和合,天地實盈,玄氣彌天。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天地何仁,萬物視芻狗,天地之間,其玄有之,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虛無實有,虛無中有實,實物存於虛,物以動形,靜於虛空,陰陽合一,化生萬物。大竅而大鳴,小竅則小鳴,其竅不同,其鳴亦異,吹萬不同,而使其自也,鹹其自取,則怒者其誰?自生自化自形自色,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簫笛本虛空,氣運而成音;積草本多竅,氣蒸而成菌,若明此道者,氣運於虛耳。”

她的話已沒,眾人卻猶在腦中盤旋,艱深枯澀,晦澀難明的如許語言,她居然似乎毫不費力就口述了出來,聽在大家耳中,無不為其記憶和玄思讚歎。

龍麟苦苦思索著,似乎也是大惑不解,她前麵所述口訣,該是道家關於天地起源的介說,中間突然一轉,卻說的是“實”與“虛”、“有”與“無”的和合統一,最後說的,卻似乎又朦朧晦澀,無從理解,似乎都與其“玄光感靈術”絲毫沒有關聯之處,越是不明,他卻越是思索。突然,在龍麟的腦中,出現了一個虛無空蒙的無邊世界,黑暗空虛之中,有物混成,漂浮旋動,無止無休。風狂嘯於耳邊,似乎有不明的水氣,圍繞身體流動,將自己吞噬包圍其間。

陰晴不定、飄忽不明的物事無法捉摸,卻是以極快的速度在運動運行著,呼嘯輾轉,空間無限擴展延伸,毫無窮盡。

龍麟意識停頓,腦中卻靈光一閃:虛無實有,虛無中有實,實物存於虛,物以動形,靜於虛空,陰陽合一,化生萬物……

“我明白了!”龍麟突然一聲長嘯,身子站立起來,嚇得以奇怪的表情看著他屈膝盤坐、閉目苦思的身邊眾人皆是一驚。

龍麟眼神從他們麵上一一掃過,目光如炬,所有人的麵容表情,這一刻在他眼中,竟是無比的清晰明淨,通透自然。

李絮茹擔心的走上前來,用手試探了一下他的額頭,緩緩道:“龍大哥,你……沒事吧?”

場中所有的人,都是詫異莫名,大家聽完柳若嫻口述的“玄光感靈術”口訣,都沉醉其中,苦思不得其解,過了一會,大家都看見龍麟安詳的閉上了眼,大家都以為他因為無法聽懂所以睡著了,也都不曾在意。

沒想此時他突然高興歡呼的跳了起來,難怪大家都詫異的看著他。

唯一沒有詫異的人,卻是柳若嫻,她仍然默默含笑的坐在那裏,那種無言的笑意,卻是讓人感覺莫測高深。

龍麟鎮定一下表情,語中仍不乏欣喜之意:“天地本源,是虛無。”

眾人噓聲一片,笑罵不絕於耳,孫淼道:“還以為兄弟有什麼驚為天人的議論要發表,不想卻是三歲孩童皆知的言論,果然夠新奇,夠獨一啊。”

龍麟哪裏知曉,在座皆是道教中人,對於天地本源等事,皆有師長解說過,所以龍麟體悟出來的至理,在他們看來卻是老生常談的不屑一顧。

這次李絮茹卻並未取笑,也不說話,似在思考著什麼,隻有那柳若嫻,輕聲壓下所有人的笑聲,柔聲道:“龍大哥,你繼續說下去。”

龍麟得到鼓勵,才道:“我也不知道說的可對,你們,就當笑話聽好了。”然後他才又整理了一下思緒,緩緩道來:“天地虛空,無邊無極,混沌一片,虛無中卻有實物充盈,就是氣,氣運行而不悖,最終虛實融合,陰陽為一,化生了天地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