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漸起。
漫穀的凋零隨風舞起,被吹向天空又被扯回地上。百合的凋零已撒滿整個山穀,一小男孩伏跪在山穀中一小木屋不遠處的地上,頭深深的低在地上,雙肩有一下沒一下的抽搐著。
日暮,月盈。
翌日,當蒼穹之上的日光射穿厚厚的雲海,又是一天的到來。
昔日,百合漫盈的山穀現今卻是一片狼藉,瘡痍滿目,格外淒涼。
在此山穀中有一小男孩,跪在穀中動也未動,就如雕塑一般,風撕扯著他散開的頭發猶不自知,動也未動的在那跪著。
日升,日暮。
暮風又起,飛揚的發絲被甩進他的眼睛,這時他的眼睛輕眨了一下,低垂的頭顱費勁的抬起,看著漸落西山的太陽又靜止不動了。
良久良久,小男孩費勁的站起身子。轉首四顧,入目全是漫穀的瘡痍,輕歎一聲,從自己的衣衫上“嘶”的扯下塊布來。而後又跪在地上對著空地磕了三個響頭,雙手在地上輕輕的劃著,一會兒在他麵前堆起個小土堆兒來。
隻見小男孩將剛扯下的布塊往地上一鋪,雙手顫抖地將剛堆起的小土堆兒小心翼翼的捧了進去,而後又慢慢的包了起來。
看著漸漸成形的小布包,小男孩落淚了,將小布塊輕輕捧起對著鼻尖深吸一口,嗅到的卻是濃鬱十足的血腥味。
而後,小男孩將布包往懷裏一揣,向著西方的落日而去了,那低低的身姿迎著落日餘暉的光芒漸行漸遠,逐漸的變小最後直至消失。
••••••
“五指山”又名“五行山”,據傳聞此山是由如來佛祖的手掌所化,是為鎮壓當時在天宮大鬧的石猴精孫悟空而所化,而此五百年後有一僧人點化它並助它脫困,而他則保護此僧人去得西天取得真經,創下不世功德,後被封為“鬥戰勝佛”。
當然,以上種種皆是傳說。究根到底,卻無處考究。一代又一代的流傳,也不知是從何時流傳而來的,然而,此“五行山”卻是名副其實的。
五行山位於此世間的東方,遠看此山就猶如一隻巨形的大手矗立在地,近觀才知此山之浩大,位於山底仰首望天而看不著頂,轉首四顧卻又望不著邊,著實巨大。
五行山既又名五指山,顧名思義,當然是由五座山峰聚集相連的,方圓數百裏連綿起伏。
五行山附近的凡人大多都知道此五峰上是住有神仙的,不時的有上山砍柴的看見某個峰上有神仙自山頂飛下,馬上跪地祈福,求神仙保佑此一方平安,可見此地之人對五峰之上的居士格外尊敬,而大凡有點常識者,若上此五峰,皆在山腳附近一地,無一人敢越雷池半步,唯恐驚怒仙人。
然而,今日卻有一例外。
隻見一個年約十歲的小男孩自五峰之中的某峰出現。略瘦的身軀著件破爛的粗布麻衣,淩亂的頭頂掛著幾根枯了的野草,一雙無神的眼睛看著頭頂的驕陽。
刺眼的光芒射入眼底,下意識的伸手遮起,忽然,陣陣眩暈,看著先前還靜止不動的驕陽似乎在不斷的晃動,且越來越急,閉上雙眼狠狠的搖晃著逐漸迷糊的腦袋,奈何,此時的搖晃非但無法消除此眩暈,而使四周的景象像活了一般,在快速的旋轉著,並慢慢的向他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