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帆天涯第五卷《風起雲卷》,從第236章《李智賢身世》開始,到第291章《最好不相別》,共56章,17.3萬字,基本按照原來的計劃展開。在故事內容上,主要講述王厚一行,下西洋途中,經曆的兩個國家:蘇門答剌(今蘇門答臘島)、錫蘭(今斯裏蘭卡國)所發生的故事。
在情節安排上,沿襲前麵的風格,著力寫快意江湖,著力追求故事的合理性,以及合理中的變化,曲折中的合理,還有貫以始終的“征帆江湖,弘揚道義”的主題。
從292章開始,將進入第六卷,卷名暫定為《無遮大會》,什麼是無遮大會?筆者在第五卷的282章中,借人物之口,有這樣一段話:
王厚點點頭,想起鐵薩羅臨行前說的“無遮大會”,問道:“大公主可知道無遮大會?”“知道啊,這是很有名的盛會,信佛的國家通常五年都要舉辦一次,參加的僧俗不計其數,將軍沒有聽說過?”見他搖頭,續道,“無遮是佛家語,意為沒有遮攔,又叫五年大會。在這個會上,不分聖賢道俗、善惡貴賤一律平等對待,大會一般要七十多天,國王會傾盡國庫,向各教徒和乞丐布施,同時還會弘揚佛法,聽說下個月古裏國就要舉辦無遮大會。”
從中可以看出,無遮大會是佛教的一項盛事。無遮還是佛教的一個專用名詞,無遮即沒有遮掩的意思,它包含了佛教平等、寬容、兼容、無礙、圓通等觀念,是佛大慈大悲和圓覺清淨的精神和境界的體現,也是佛教反對婆羅門種姓等級製度的一種重大的實踐活動。
史料記載,我國曆史上對無遮大會最虔誠的,要數梁武帝,中國無遮大會始於大通元年(529),梁武帝於重雲殿為百姓設救苦齋,以身為禱,複幸同泰寺,設四部(四眾)無遮大會,而且幾次出家,要求大臣們拿金錢將他贖出來。
曆史上,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將派出一支船隊,從溜山(今天的馬爾代夫)第一次向西直航,橫渡印度洋,到達木骨都束(今天非洲東岸索馬裏的摩加迪沙)。因此,故事到了第五卷尾,就麵臨著男主將和女主們分成兩支的問題。在筆者的計劃裏,第六卷將重點寫男主王厚隨鄭和向北,到達古裏國(今印度西南部),準備繞過印度洋所發生的故事。
9月28日發了《第五卷預告》到今天11月18日發《第六卷預告》,這一段時間、包括今後工作上有些事情,感到寫字真的很吃力。也不斷地對自己說:堅持,再堅持,把這個故事寫完,圓自己的武俠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