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綠享主義者的100項生活建議(1 / 3)

專題·人物

作者:裴敦營? 慕旭梅

##1#@ ##2#@ ##3#@ ##4#@ ##5#@

用一種最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輕盈綻放,用一種最綠色的生活準則烘焙幸福。

去繁就簡,生活品質陡然間華麗升級,擁戴天然,越來越有機的生活近在咫尺。

這是綠享主義者的自白,綠享分子正在堅守著這樣的承諾,她們用各自的方式勾勒自己的綠享生活:

劉嶸希望一直居住在最原生態的房子裏,和它一起老去。

車永莉隻讓有“道德”的服裝成為自己的親密伴侶。

石嫣永遠不能舍棄唇邊那一抹最鮮嫩的蔬菜清香。

司馬飛燕和她的愛騎化作了城市中遊泳的魚。

綠享時代的100種生活姿態,不浮誇,不簡陋,不以犧牲生活品質為代價,不降低生活中的諸多樂趣——但是,卻有著精致的紋路。

原來,綠享,最自然,最美。

本次策劃碳足跡

行程:180公裏

電腦:用時30小時

拍攝用燈:40分鍾

餐飲:25個漢堡包

碳足跡總計:9.8千克CO2

Hers補習班低碳關鍵詞連連看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直接或間接支持人類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通常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噸數來表示。可登錄www。carbonfootprint。com測出自己的碳足跡。

衣年輪(Dress Eco Circle)

就像從樹的年輪可以看出它的年齡和狀況一樣,衣服也有自己的年輪,用來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總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可登錄http://www。dothegreenthing。com換算自己的衣年輪。

碳中和(Carbonneutral)

個人或團體通過計算碳足跡的排放總量,捐資給專門企業或機構,通過植樹或投資,建設節能環保新設施等方式或其他環保項目來抵消所排放數量。國內購買碳中和的官方碳補償組織為中國綠色碳基金,幫助企業和個人自願出資造林吸收二氧化碳,進行碳足跡的抵消,現在已經造林100多萬畝。

被動式住宅

全世界大約有15000座被動式住宅,大多數分布在德國。這類住宅使用超厚的絕熱材料和複雜的門窗,主要通過住宅本身的構造做法達到高效的保溫隔熱性能,並利用太陽能和家電設備的散熱,為居室提供熱源。被動式住宅,被認為是未來家居的主要趨勢。

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倡議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熄燈一小時,億萬環保誌願者和上萬家企業已經通過關燈一小時表達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意願,可登錄http://www。earthhour。org。cn/成為誌願者,領取環保徽章。

碳標簽(Carbon La-belling)

為了緩解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把商品在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產品標簽上用量化的指數標出來,以標簽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信息。利用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跡標簽的方式,引導購買者和消費者選擇更低碳排放的商品。可登錄http://www。co2star。eu了解更多碳標簽知識。

樂活族LOHAS

又稱洛哈思主義族。“健康、快樂,低碳、可持續”是樂活族的核心理念。他們關心生病的地球,也擔心自己生病。他們吃健康的食品與有機蔬菜,穿天然材質棉麻衣物,利用二手家用品,騎自行車或步行,練瑜伽健身,聽心靈音樂,注重個人成長,通過消費和衣食住行的生活實踐,希望自己充滿活力。堅持一種貼近生活本源,自然、環保、精致的生活態度。

劉嶸新能源給家最純淨的動力

新能源不僅帶給家居清潔強勁的動力,也帶給我和家人舒適的生活享受。我希望20年後,在能源匱乏的情況下,我們的孩子們仍舊可以使用這種環保的能源在這裏生活,並且和這座有機的住宅一起慢慢老去。

新能源讓家更環保

從事新能源開發的劉嶸,把家變成了一個低碳實驗場。“希望自己的家居環保之餘帶來更多的舒適享受,不必很繁瑣,其實是在用心設計每一處可以低碳的環節”。

她在房頂上裝了21平方米的太陽能板。“這些太陽能,能夠給房子中的熱水、采暖和製冷提供40%左右的能源供給,其他的60%來自天然氣,而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煤的一半。”劉榮笑了。

對於劉嶸來說,家是有生命的,是和主人一起成長的,也要經曆一係列的改革和變化,才能和主人一起慢慢變老。她堅持的綠享生活態度在家居上得到了極大的體現,門窗是房子最重要的,因此,劉嶸將窗戶全都換成了雙層或者三層玻璃,而在朝南的窗戶上,還增加了自動遮陽簾。此外,從屋頂到牆麵都被做了10厘米的內牆保溫。雖然這樣做使室內麵積縮水了,但相比之前10℃左右的溫度差,還是物有所值。她還在室外設計了遮陽篷,利用風力旋轉裝置,自動調節遮陽篷的伸展尺度,當風速達到一定極限時,遮陽篷可以自動回到安全尺度,有效避免陽光直射,減少了夏季房間的熱度,因而減少了因製冷對能源的消耗。高大的挑空客廳寬敞明亮,陽光從落地窗中傾瀉而下,溫暖而舒適。整棟房子裏沒有一條空調通風管道。她還在不停地考慮進行綠享的家居改造,比如增厚屋頂保溫。而更加讓她得意的是,她正在著手利用秸稈等生物能源代替天然氣。

返璞歸真的家居更妖嬈

“陽光很溫柔,濕度也正好,目光所及都賞心悅目。真正的綠享家居,應該滲透在細節中。充分利用房間的能量,使用可循環利用的家具,合理運用舊物的改造,節約每一滴能源。你就會發現,低碳的生活,也是這麼妖嬈。”

劉嶸理想中的家是“沒有繁冗的設計、沒有昂貴的燈具,甚至沒有大號誇張的家電,而且自己動手做的餐桌也挺好用的,不用吹空調,一隻古樸的電扇在慢悠悠地轉呀轉,讓每個角落都有機起來,讓能源最優化地運用。孩子們毫無拘束地跑來跑去,歡快的小狗總在追逐著那隻老實的貓,屋子裏的人們光著腳丫、也可席地而坐⋯⋯”這樣的生活,才有品質。

房間內綠色植物蔓延,它們的作用除了和藝術裝飾畫一樣,還給這個家居帶來更充分的氧氣,並且淨化空氣。一牆之隔的泳池,調整著這個巨大陽光房的濕度,並給主人的情緒降溫。房間裏使用的材料幾乎全部是可以循環利用的,並且大部分都是原有的舊材質。那些斑駁的舊木家具,一樣彌漫著華麗、懷舊與藝術氣氛,留有幾十年甚至更久的人們的生命記憶。在某一個角落,你會發現女主人利用舊物進行的DIY改造,它們又有了生命和活力。廢紙殼做成的手工,玻璃瓶化身為華麗的收納容器。

“夏天保持室內26℃,再熱了就吹吹電扇即可,其實流點汗沒什麼不好。而冬天,當室內低於18 ̄20℃時,全家人圍坐在客廳的火爐旁取暖也挺愜意。再綠享一點,距離幸福就再近一點。”“因為家居空間合理運用了自然光,天氣好的時候,遮陽篷會自動升起來,讓自己舒適地來個日光浴。因為空間的通透設計,有風的時候,會形成空氣對流,仿佛置身在森林深處。下雨的時候,你可以看到雨水敲打玻璃,你可以喝咖啡,在原木條幾上看書,或者帶著狗狗四處溜達,好讓使用過度的腦子轉轉彎⋯⋯綠享家居其實可以這麼輕鬆有趣,綠享的生活原來也可以這樣華麗而舒適,而且稍微花一點心思就唾手可得。”

劉嶸的綠享家居智慧

■ 多利用太陽能提供的能源。階梯組合式太陽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直接掛在建築外牆上,節省空間的同時,可以為你持續提供幹淨強勁的能源。

■ 生活本應該簡單一點。綠享家居,也可以很摩登,美麗。對於空間的合理利用,讓你覺得心曠神怡,那些被最大化利用的舊材料,又讓你覺得生命的記憶從不曾遠去。

■ 有時不一定非要做太多結構改造。利用一些家具和飾品也可以表現出風格和情趣,比如砸掉一麵牆改成一扇透明玻璃窗,以此增加房間的通透感,其實通過燈光設計等也可以改善視覺上的擁堵感。

■ 房子的保溫隔熱應該與采暖製冷齊頭並進。加強前者的嚴密性,減弱後者的依賴性,這樣的家居,就是在向著節能、綠享的目標看齊,就算是相對耗能的大房子,也可以實現低碳。

■ 門窗散熱器可形成空氣幕,阻斷室內外冷熱交換,維持室溫穩定。室內空間的通風非常重要,熱交換新風係統,可以幫助減少能源的流失。

■ 在家居設計中,減少材料的鋪張浪費。少用華而不實的裝飾,注重裝修裝飾材料的環保,使用環保的家居用品,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讓綠享家居在生活中逐漸變成現實。

■ 家居改造中注重自然光的運用,自然風的運用。它們的使用率高低,決定了綠享家居應用程度的多少。

延伸鏈接——綠享未來曆

我們在世博上看到了什麼:世博城市未來館、城市最佳實踐區滬上生態家、零碳館、漢堡之家

未來很可能會這樣:

■ 高隔熱隔音,密封性強的建築外牆,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采暖和製冷的消耗。房間的能源供應,則是通過地熱、地冷和太陽能來得以保證。

■ 家居生態汙水處理係統,利用動植物的食物鏈建立起一個水體生態平衡係統,把生活汙水處理成清澈的景觀水係,循環使用。

■ 新能源在未來家居中得到極大利用,每個家庭都會獨立利用太陽能供電。高效能的低碳電器,全麵取代上一代電器,同時智能化家電十分盛行。

■ 智能家具會根據你的坐留時間檢測你的身體狀況,並通過網絡發給你的醫生,便於他及時了解你的健康狀況。

延伸鏈接——綠享未來曆

我們在世博上看到了什麼:上海世博會服裝選用功能性麵料融入低碳元素,衣年輪

未來很可能會這樣:

■ 有機服裝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青睞,有機棉將成為全球服飾發展之主流。各大品牌也被迫采用此麵料,皮草將成為曆史。

■ 通過衣服上的碳標簽,可以清楚地了解衣物的耗能。並且能追蹤到從它還是棉花時的一路能量消耗曆程。

■ 未來服裝將具有計算體溫變化、測量身體生理指標、健康狀況提醒等功能,這些數據通過互聯網傳送到我們的私人保健檔案和指定醫療機構,充當人體健康助手。

■ 未來服裝還應當包括原材料的科技化和超前性。如“托雷斯非織布”就是一種直接在人體上均勻噴塗某種纖維質的化學製劑,噴塗後能自行粘成一次性內衣和外衣。這種便利快捷,用後即棄的服裝,將徹底改變“紡”和“織”的概念。

■ 服裝智能化趨勢日益盛行。服裝會控製所處環境,根據氣溫的變化加溫或降溫,調節人體的舒適度。

車永莉做有穿衣道德的森林係女郎

即使不用皮草武裝自己,一樣可以華麗變身。若是有生命力的衣服,舊衣也可變成新時尚的盔甲。擁戴天然、親吻有機,首先從穿衣做起:隻讓道德時裝做自己的親密伴侶。讓自己的衣櫥喘口氣,是對腳下地球的敬畏,也是對自己生活品質的柔軟撫慰。

低碳裝讓身體更愉悅

“長久以來,我喜歡柔軟的棉質衣服。我對衣服材質的喜好源於小時候。兒時,母親把純棉的衣服疊得整整齊齊放在我的床上,我聞到衣服裏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好像清晨一朵幽幽綻放的雛菊,清爽而幹淨。”

這種對衣服材質的感覺車永莉一直保持了幾十年,並最終成為她的穿衣風格。全棉的衣服不但舒適輕巧,而且環保,漸漸走向自然的田園風格。清爽的顏色,舒適飄逸的麵料,給身體帶來最佳的享受。

“隻要標簽上看見100%純棉,我就會樂得不得了。”車永莉這樣形容自己,“買衣服先看麵料成分的習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被培養出來了。哪怕款式再喜歡,一看麵料摻了氨綸、腈綸等等,總是發出唏噓的恨聲。任何一件服飾,從它還是在地裏生長的亞麻開始,就會消耗資源。再經過漂白、染色的工藝才能變成紗線、麵料,經曆成衣製作、物流和使用後,最終被焚燒、降解,每個生產加工環節都有碳排放發生——就更不用說加工生產中會產生嚴重汙染的皮革業和其他服飾類產品了。

有很多衣服雖然看起來非常漂亮花哨,但穿上身後才發現很緊或者紮紮的感覺,非常難受。幹嗎不讓自己放鬆呢?寬款的罩衫、細麻裙一樣活潑俏麗。想要出彩,不必繁瑣地弄一大堆Bling Bling的東西在身上,優質的彩色棉TEE和短褲照樣XGHOT。修身的棉紡長裙,簡單大方,而且很顯氣質,在身上盡量減少金屬、塑料、裝飾寶石這些工業化元素,更是為環保出了一份力量。”

一個衣櫥的環保意見

“每次選購衣服時,我都會計算一下我衣櫥的碳排放。衣櫥一年因新添服裝而排放的二氧化碳至少有1000千克。一條鍾愛的裙子,可能在它幾年的壽命中,經曆過百次的洗滌,若幹次熨燙,最後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卻是自身重量的幾倍。”

這個數字很可怕,所以我會盡量選擇舊衣混搭,選擇最有機材質的衣物,延長單件衣服的使用時間、增加每件衣服的穿著率,讓自己的衣櫥喘口氣。

綠享不僅是時尚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社會責任。衣櫥中沉睡的衣服,意味著更多的服裝消耗,和更多的碳排放,從而帶來更多的環境問題。其實,不光衣有年輪,時尚也有年輪。“過時”不過是不正確認識帶來的產物。若是有生命力的衣服,舊衣也可變成穿在身上的複古,或是重新演繹的新時尚。而今,在時尚界,美麗之餘,“穿衣道德的正確”也成為IN的標誌。

從今日起,不為滿足欲望傷害大自然。擁戴天然、親吻有機,隻讓道德時裝作穿戴的親密伴侶。隻做愛護地球品牌企業的戰友,世界和我們,自然會美麗。

對於奢侈症患者,禁欲並不是最合理的治療方式。最環保的方法,就是珍惜每一件你所擁有的衣服。我非常讚同Hussein Chalayan的穿衣哲學,衣物並非死物,每一件都有它自己的前世今生。這就意味著我們應該盡量少地去消費被快速淘汰的東西。善待你的身體,珍惜你和衣服之間相處的回憶,挑剔最有機的麵料,履行最健康的低碳穿衣法則。堅持自己的服飾,不會讓動物流下一滴血,不會讓地球生氣。

車永莉的綠享穿衣智慧

■ 選購服裝,最好選擇白色、淺色、無印花、小圖案的衣服。這類衣服較少使用各種化學添加劑進行處理,不僅更環保,對身體也更健康。

■ 選購衣服時要避免抗皺、免燙、防水、防汙等附加功能,通常這些都是用化學藥劑實現的。

■ 注重觀察服裝標簽上的“衣年輪”,這是指服裝的碳排放指數,用來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內的碳排放總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

■ 如非必要,不要送幹洗。幹洗用的清潔劑和溶劑中的四氯乙烯可能致癌,傷害肝功能、導致中樞神經衰弱等。幹洗的衣服先掛在通風的地方,讓溶劑揮發之後才可收納。

■ 舊衣服不要隨意丟棄,平時積攢到一個箱子中或者換季時整理好,洗幹淨捐贈出去。自己很喜歡的衣服,可以改造一下,讓它以另一種方式陪在你身邊。

石嫣食綠主義的再發現

我有幸得到一份管理一個有機農場的工作。我熱愛自然,我喜歡天然的一切食物。每天堅持吃最有機的蔬菜,拒絕垃圾食品和添加劑的侵略。每個人都應做一個食綠分子,不但是對環保的敬重,而且身體和心靈也日漸歡悅。

每個人都應做食綠分子

綠享生活,之於飲食,即健康的食材=健康的人。

每天,我都按時去小毛驢農場。農場位於北京市郊區的鳳凰嶺腳下,230畝的土地,田壟與水渠分隔的菜畦,可以看到嫩綠的萵苣,深紫的甘藍,青翠的蘿卜苗⋯⋯地裏的菜長得並不高大,這才是有機蔬菜最本真的生長方式,才是最環保食材本色。它們將給我們的身體帶來最健康的滋養和味道。

我喜歡自己農場的每一棵蔬菜。豆苗長得比較老了,隻掐最嫩的芽來炒菜,但它們很快會再長出來。粗梗芥藍非常好吃,而且芥藍不介意蟲子吃菜葉,根部比較好吃。農場裏還有好多的胡蘿卜,個頭很大,臉上還掛著新鮮的泥土,以及大地的味道。你慢慢地將它拔出來,用鹽醃一下,拿來涼拌,非常鮮嫩,但有些蔬菜,我還不曉得最好的烹飪方法。

現在農場正在春播,有工人在翻土,濕潤的土地是有香味的,而且越嗅越清新,混合著養分的味道,讓你欲罷不能。我揪一片蔬菜的葉子,輕輕放一片入口,濕潤,但沒有特別滋味。慢慢地,清甜味開始溢出來,到後來就一發不可收拾。這是自然的味道,也是最健康的滋味。農場裏有條長長的土路,走在上麵有些硌腳,路邊就是農場的有機餐廳,菜品直接從旁邊挨著的菜田裏割下來,一鍋鍋都是最新鮮的大地饋贈。

每隔一周,我們收獲一批蔬菜,分門別類,一捆捆用稻草紮起。不用橡皮筋,也不用塑料保鮮袋。捆起的菜,按計劃直接放進保鮮箱,運往北京城裏就近合作的社區。保鮮箱,每戶合作的人家,都配有兩個,新的一箱送過去,原來的箱子收回來,沒有人為的化學垃圾。農場裏,還養了豬和雞鴨,它們精力充沛,皮色健康,發出幸福的歡叫聲。這種純生態喂養,提供了最健康的肉類。我和工作夥伴們,為土地施有機肥料,堅決不用化學肥料,更少用大型機械,多用自然本真的人工勞動,減少汙染,有益身心健康。

綠享生活,之於飲食,即健康的食材=健康的人。每個人都應該做一個食綠分子。即使生活在城市中,也可以讓自己的陽台變身為一個小型的種植場,或者到郊區認領一塊土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除了食用材料選取外,選擇合適的烹調方法也能為環保做出貢獻。少加工,日常烹調中多用清蒸、涼拌、白灼等簡單加工方式,減少油炸、油煎和隔水燉等碳排放量大的加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