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西醫混搭防暑病(1 / 1)

健康

作者:於紅蕊

Q不知道這樣的說法 “腳氣不能治,治好了腳氣可以引起其他疾病” 是否正確?在浴室和遊泳池總能看到那些有灰趾甲的人,這樣的疾病在夏季盛行,心裏很害怕被傳染,如何預防呢?

A民間確實有這種說法,它們的觀點認為,足部作為離心髒最遠,又是最下端的部位,是身體排濁的通道,也是五髒六腑疾病的反應,所以根本不用治。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灰趾甲”是人們對足趾甲床真菌感染的通俗說法。這是一種傳染性疾病,預防的原則就是,避免接觸患病足部,同時注意保持足部的清潔和通風。一般的泳池在入口處都有足部消毒設施,浴室中盡量一人一鞋,避免混用。因為足部的真菌感染會引發足趾間的水皰和糜爛,常會因抓撓或鞋襪擠壓破潰發生感染,造成局部化膿,甚至引發小腿丹毒。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經久不愈,嚴重的可能要截肢,所以還是要盡快治療。

Q就在這麼一個大熱天,我還感冒了,不斷地流鼻涕,我不知道吃什麼藥比較好,因為我弄不清楚是因為受了風寒,還是遭了熱襲,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我太想睡覺了,什麼都不想幹,怎麼辦?

A感冒分為外感風寒、外感風熱兩大類,它們均有惡寒發熱、鼻塞流涕、渾身酸痛的症狀,如何區別它們呢?外感風寒的發熱輕、無汗、鼻流清涕、口不渴。外感風熱的發熱重、有汗、鼻流黃涕、口渴。中成藥治療風寒感冒時常用“通宣理肺丸”;風熱感冒用“銀翹解毒丸”或“羚翹解毒丸”。但辦公室OL常常精神持續緊張,會形成亞健康狀態,中醫認為屬於體虛,這類體虛感冒往往是延綿不絕或反複感冒。其中的氣虛感冒的特點是,困倦乏力,氣短懶言。要想擺脫這類感冒的困擾,就要益氣解表,推薦采用生黃芪、蘇葉、陳皮等量代茶飲。要是預防此類感冒可服用“玉屏風散”。夏季還有一種感冒常在悶熱的桑拿天找上你,如頭暈惡心、鼻塞氣短、倦怠等症狀,這時就要用夏季的殺手鐧——藿香正氣了。

Q在夏天不被蚊子叮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被叮的地方好癢啊,到底塗什麼,才能讓那很癢的包包快速消失!

A這些包包實際上是蚊子吸血過程中釋放的抗凝物質和細菌引發的淺層皮膚炎症,所以對付它要分幾個階段進行。剛被叮咬後,局部發癢但還是個小小的腫包,應當用清水衝洗局部,切忌反複抓撓。在包癢緩解後,早晚用花椒煮水浸泡局部,會起到非常好的止癢效果,並有利於消腫。最後在包包逐漸消退的過程中,推薦塗抹無極膏,如果你對油劑止癢藥品過敏,用些止癢凝露也是不錯的選擇。

Q就在6月我去青島旅遊的時候,發生了嚴重的腹瀉,渾身無力地躺在賓館裏,一趟一趟地跑衛生間。剛好一點,我就勇敢地吃了不少的海鮮?像我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處理才比較穩妥呢?

A在外出旅行過程中出現腹瀉,絕大多數都是由於胃腸功能紊亂造成的。舟車勞頓,加之飲食習慣的改變,造成了這種局麵。處理當中應以少食多餐為原則,盡量以清湯、米粥等好消化的半流食為主,避免油膩、辛辣、生冷等食物的刺激。

如果是因為飲食不潔或衛生條件差造成的腹瀉,應當就近到醫院檢查,以明確是普通的腸炎還是痢疾。但無論是腸炎還是痢疾,都必須規範用藥,嚴格控製飲食,足量補水,增加休息。可是憑著無知者無畏的勇氣“胡作非為”,在腹瀉剛剛恢複一點的情況下,就抵擋不了夏季海鮮的美味誘惑,這會大大加重胃腸的負擔,使胃腸中的菌群再次出現紊亂。這裏嚴肅地告知你:趕快吃黃連素,然後就近就醫。食用海鮮時建議多吃些生薑、紫蘇葉,能減少因為食用海鮮帶來的胃腸不適。

Q約好了和婆婆一起去看電影。一路上老人家因怕上衛生間麻煩,就堅持不喝水,但是回來的路上,婆婆走路跌跌撞撞的,說是頭暈,還伴有惡心、厭食和倦怠。婆婆是不是脫水了?

A這種情況是脫水了。在炎熱的夏季,身體需要及時補充足量的水分來維持正常的代謝,體內的水分得不到補充時,血液會變得黏稠,會大幅增加心、腦血管係統出現栓塞的危險,造成心肌梗塞、腦梗塞等高危疾病的發生。緊急情況下應當盡快飲用含糖飲料或礦泉水來補充血容量,吃西瓜也是個行之有效的好措施,等到出汗或有小便後,方表明補液量滿足了身體需要。在頭暈、倦怠、惡心這些症狀緩解後,飲食應當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減少油膩、生冷等食物。預防時可用金銀花、薄荷、蘆根代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