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考作文得分點之符合文體要求(1 / 1)

高考作文得分點之符合文體要求

寫作提升站

作者:張鬆濤

【寫作指導】

“符合文體要求”有兩個意思,一是指符合文題規定的文體要求。二是指所寫文章符合考生自己所選定的文體的要求。無論是哪個意思,考生在選定了文體之後,就一定要按該文體的規則和要求行文。

一、審清文題規定的文體要求

《考試大綱》對高考寫作的要求是,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常見的應用文。在作文試題中,有的文題會明確指定寫某種或某兩種文體;也有的文題采用的是排除某種文體的方式,如“不可寫成詩歌、戲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等。這就要求考生在審題時,一定要仔細。如果文題已經指定了某種文體,考生絕不能隨意更改;如果是排除式的,考生可以在限製之外有一個選擇的空間。考生在審題時應當認真一些,看清文體方麵的特殊要求,再來選擇適合該文題的文體進行寫作。

二、符合選定某種文體的要求

這指的是選什麼就寫什麼,寫什麼就像什麼。文題中的“不限文體”不等於“不要文體”,考生如果認為這是文體上的絕對自由,那就大錯特錯了。誠然,“不限文體”確實是給了考生自由,但這種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而是相對的。即考生可以自由地選擇寫記敘文或是議論文、散文等,一旦選定了某文體,就得老老實實地在這種文體的規則下寫文章。如果想創新,那也必須在符合文體特征的前提下創新,形象地說就是“帶著鐐銬跳舞”。舞跳得好不好,要看舞者對“鐐銬”的駕馭能力;如果忘記了身上的“鐐銬”,那就離低分、甚至零分不遠了。

三、選擇最適合自己、最適合文題的文體

考生在審完題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析決定這個作文采用哪種文體來表現。如果要表達情感就采用記敘文、散文,如果要發表看法就采用議論文。另外,由於個體思維的差異性,考生也要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在文體選擇上,擅長形象思維的考生可選擇記敘文,而擅長抽象思維的考生可選擇議論文。

四、要考慮到自己有沒有與該文體相應的寫作素材

考生如果要寫記敘文,就要想想自己有沒有相關完整、連貫的生活故事或生活圖景;如果寫議論文,就要思考自己有沒有相關的論點、理論論據或是事實論據;如果寫說明文,就要檢索自己有沒有相關的知識積累……

五、準確運用表達方式。

寫記敘文的目的在於“動人以情”,所以我們選擇的表達方式就應以記敘、描寫和抒情為主;而寫議論文的目的在於“曉人以理”,所以我們選擇的表達方式應以議論為主。在寫議論文敘述論據時,考生要用簡練的筆墨高度概括事例,而不應花大量筆墨記敘或描寫。在高考時,考生用得最多的文體,也就是記敘文和議論文,所以考生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就應該對這兩種常見文體的特征,有一個熟悉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