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寫文章(1 / 3)

第一百三十二章 寫文章

杜昊一走,他的腦波釋放的威壓散去,連嶽江華和丁鵬飛都感到渾身輕鬆了許多。

一直在牆角罰站的劉飛更是如釋重負,居然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全身大汗淋漓,呼呼的直喘。 這時候一整晚上都沒有說話的胡嘉誠突然說道:“丁董事長,嶽總,我想明白了。”

丁鵬飛沒好氣的說道:“你想明白什麼了?”

胡嘉誠說道:“我知道這小子的錢是從哪裏來的了。”

丁鵬飛聞言大喜說道:“快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胡嘉誠說道:“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市場。”

丁鵬飛失望的說道:“知道這個有什麼用,我們又不能從國際金融市場上麵撈錢。難道非要和他合作不成?”

胡嘉誠說道:“我想,我們看看明天晚上的路瓊絲指數的走勢和杜昊說的是不是一樣,那時候我們再決定是不是和他合作。”

丁鵬飛等三人都不太懂國際金融,聽了胡嘉誠的話,也都抱著明天看看情況再說的想法。

卻說杜昊回到了漢祥國際會所的自己的房間之後,不由的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今天忙活了一天,身上儲存的電量消耗了個幹淨。

他到了房間的寫字台坐下,拿出紙筆,考慮了一下,,左手插進了插座上充電,右手則開始寫起了東西。

隻見杜昊的筆落到紙上飛快的寫下了題目《關於國營74110農場現狀的調查與思考》:

1987年,國有74110農場體製改革後,農場屬地於首都市管理,編製上又歸為農業部直接領導,兼具管理區和國營農場體製的雙重身份,管理區(農場)(以下簡稱農場)以國有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具有區域性、社會性特征的農村經濟組織,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了摸清國營74110農場屬地管理後的發展現狀,加快國營農場科學發展,近期,對農場進行了社會調查,並延伸調查了7個分場和4家下屬單位,基本摸清了發展現狀,並提出進一步加快國營農場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國營74110農場的基本狀況

(一)農場的基本情況

國營74110農場國土麵積230平方公裏,其中耕地25萬餘畝,養殖水麵4萬餘畝,?總人口14.98萬人,其中生產人員6879人。

(二)農場屬地管理的現狀

1、管理模式。1987年國有74110農場體製改革後,農場屬地於首都市市管理,成立“首都市國營74110農場管理區委員會”,保留“國營74110農場”牌子。管理區設立黨委,取消農場黨委建製,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運作模式。管理區在首都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開展經濟及社會事務管理工作。同時接受農業部的領導,以農場的牌子,作為企業開展市場化生產經營活動。

2、財政管理情況。屬地管理後,管理區設立一級財政,建立分稅製的財政體製,首都市按照“不取不予”的財政政策運行。

3、人事管理情況。幹部管理實行“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按幹部管理權限分級管理,除原已享受級別的幹部外,包括原已享受副處級以上級別的領導幹部外,新提拔的領導幹部按鄉科級別任用。

二、農場屬地管理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987年國有74110農場屬地化改革至今已曆時11年,對農場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日益突顯,主要是:

1.體製機製不順暢,政企不分的格局影響管理區經濟發展。1987年改革後,農場設立管理區,保留農場牌子,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模式運行。對外以管理區名義,行使政府職能,抓好行政工作;對內以農場名義行使企業職能,抓好生產經營。政場合一,政企不分的格局使得農場要以屬地政府為導向,落實地方政府布置的各項工作,完成各項目標任務,領導層管理工作行政化日趨明顯,應對日常行政事務的壓力加大。同時還要以農場的牌子實行企業化、市場化運作,而企業市場經營化的職能卻日趨弱化,以市場為導向,自主經營、自我發展難以落到實處。麵對新形勢、新要求,國有農場建立現代農墾企業製度很難達到預期目標。

2、農場的產業層次低收入來源有限,支出負擔卻較重,造成農場資金壓力日益增強。

首都市財政與管理區結算方式是不予不取,管理區自負盈虧,由於體製機製上的羈絆,農場的自主經營能力弱化,加上農場的產業層次還比較低,單一經營農業,二三產業發展不夠,發展後勁明顯不足。現今,收入來源主要依靠經營田的提留收入、轉移支付收入和稅收分成,其中經營田的提留收入占全部收入的66%。1993年11月,根據首都發[1993]35號文件精神,在完善和鞏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基礎上,國營農場積極推行土地流轉製度改革。按照自願、有償的原則,將農場內經營的國有土地劃分為稅改田和經營田,租賃田畝的收取標準各農場自行決定。其中:1/2/5分場稅改田按人均1.5畝進行分配(獨生子女另增加0.5畝),實行無上交承包經營,經營田按215元/畝進行承包租賃經營;大同湖3/4/6/7分場管理區經營田的收費標準為種植業170元/畝、水產養殖業185元/畝;另外,責任田、經營田均按20元/畝收取社保掛鉤資金,用於支付社保公投部分。自1993年製定標準後,一直按照標準執行。由於經濟壓力的加大,近年來對於經營田提高租金標準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首都市政府以不能增加農民負擔為由不準提高經營田利費,而農場財力日漸捉襟見肘,且支出壓力也趆來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