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多哈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到自己的小房間的。

他躺在自己的床上,看著房間裏的陳設:幹淨、整齊卻簡陋,有整整兩書架的書,卻沒有一絲一毫象征高貴的事物裝點自己的房間。

就像一個平民的家。

多哈心想:還有什麼額外的奢求呢?因為主的嚴格教義,自己活了下來,生活在王宮裏,雖然沒有威廉和瑪格麗特那樣的錦衣玉食,但也不用像仆從那樣伺候別人。

事實上,他的每天三餐和換洗衣物都是母親的仆從在負責,他已經比教國的大多數平民過得好多了。

多哈身上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樂觀精神。

他作為一個特殊的人在王宮裏活了這麼多年,雖然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他的身世,但他們會用疑惑的眼神盯著多哈看。久而久之,多哈也就適應了這一切。

雖然一直被別人投以異樣的眼光,但多哈已經身經百戰了。他內心的堅強不僅遠超同齡人,更是超越了很多成年人。

老瑪爾紮說的事如果放在別人身上,估計誰也受不了。但多哈已經慢慢走出了內心的陰影。

我多哈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被擊倒的人,他心想。

他看向書桌上剛剛拿回來的新約,嘴角微微翹起。

多哈的記憶力一向很好,腦子也比別人快,他總能在威廉和瑪格麗特對弈時看穿他倆各自的策略。

當然,他不知道這是混血兒的優勢。這片大陸上的人隻知道純種的公主貓要比土貓生下來的串子值錢一百倍。

大不了長大以後就做個修士,雖然不能使用神力的修士隻能在小教堂裏聽聽別人的懺悔,但好歹能養活自己。再說了,自己也未必不能覺醒,如果自己身體裏巴巴爾人的那一半被神討厭,王室的那一半又很聖潔,那麼自己應該有五成把握能夠得到神火的火種。但也說不定,也許隻要是巴巴爾人的種,上帝一概不搭理呢。

誰又能揣測神的心意?

多哈聳聳肩,從床上爬起來,走到書桌前翻開了新約...

新年一過,王宮連帶著整個雄獅城內的氣氛都變得緊張了起來。到處都有來來回回的宮廷仆役在采購物資或打掃王宮。

他們沒理由不忙碌起來,因為城內的大教堂已經代表教皇向王宮傳來了口信:他將在一月中旬從教廷趕到雄獅城為小王子威廉殿下和小公主瑪格麗特殿下施洗,並將在城內向上帝的子民們傳播主的福音。

除了仆人們在忙碌,就連王室成員也都行動了起來。他們一遍遍地演練洗禮的各個步驟,唯恐出什麼岔子丟了家族的臉。

唯一的閑人就是多哈。

多哈既不是仆人也不是王室成員,所以他是一片忙亂中唯一的輕鬆者。

看著威廉和瑪格麗特失去了玩鬧的自由,每天穿著沉重的禮服一遍遍地演練洗禮的儀式,多哈反而覺得很慶幸。

畢竟老瑪爾紮不是教皇,自己也不是王室,所以屬於他的洗禮肯定沒有這麼麻煩。他每天悠然地吃飯、睡覺,唯一的消遣就是背經文。

老瑪爾紮拒絕提前為多哈施洗,理由是教皇冕下施洗時更容易得到上帝的關注,那樣說不定上帝的餘光會瞥見老瑪爾紮為多哈舉行的洗禮,然後透過多哈肮髒的巴巴爾血脈看到他內心的虔誠,再順手賜下一顆火種。

多哈覺得老瑪爾紮就是太忙,顧不上自己所以才找這種借口。他作為常駐在王宮內的教廷人員,在教皇到來時不可能不去迎接,不可能不交一份工作總結上去。

而且老瑪爾紮的言論根本就說不通,按照聖經中的描述,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如果他想知道自己的虔誠,就不可能不知道。

話說回來,自己虔誠嗎?

多哈有點心虛,他從未禱告過。他從沒有隔夜的煩心事,也沒有什麼過高的奢望,所以他沒什麼想求上帝的。

在教皇到來的前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的多哈暗下決心:神火的火種,上帝愛給就給,不給我也要吃聖餐吃個飽。

第二天一早,雄獅城外的大道上兩旁早已人山人海,維持秩序的士兵費盡了力氣才能把熱情的平民擋在路邊。

大道中央,是國王攜全體王族、貴族和大臣出城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