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一口清音,柔情摻入風波。(1 / 2)

少女聽了少年的慷慨話語,不禁微微動容,那如冰雪覆蓋的玉靨也在某一刹那被暖化,露出了淡淡的笑容,雖然隻是一瞬,但卻定格永恒。少女悠悠說道:

“這還得從我初入江湖時說起······”

於是乎,這一段過往的江湖旅事,在這靜夜飄然回蕩······

那是在天下聞名的青峰山,其中有一座江湖聞名的修煉場所,那便是荷音堂。

這荷音堂乃是數百年前江湖中平地崛起的一座女子門派,自古及今從未收入過一名男弟子。荷音堂開派祖師靜音道人,傳聞貌美如仙,手中一把金絲拂塵在江湖中所向披靡,然而當時年代,江湖中風波雲詭,為非作歹之人甚多。這靜音道人為人心地善良,打抱不平,遂在江湖中懲處宵小邪惡之輩,最終揚名立萬兒。江湖人更尊以為正派大師領袖。然而這荷音堂主靜音道人年紀尚輕,後便隱居青峰山,開創了荷音堂這一門派,之後浪跡天下,江湖中再也不聞其聲。

關於靜音道人的記載描述,在荷音堂門派的塵封典籍中,所記寥寥,亦不知是何緣故。

這荷音堂雖然曾名動江湖,但是在靜音道人之後,門中紅袖弟子卻難有靜音堂主一身精妙武藝,故而便日趨衰落。更因為那靜音道人曾經在江湖中除惡揚善,引發了不少敵對勢力的報複。那荷音堂也曾麵臨著數次滅派危機。但是最終仍是憑著門中留下的幾件珍貴武術典籍以及那門中的幾大主持長老的努力,才化解了危機。久而久之,循序而進,到得此時,這荷音堂早已不是當時的正道之尊。

如今荷音堂的堂主乃是一位盲目的年逾古稀的老女人,她道號“塵音道人”。這塵音道人乃是這荷音堂數百年間的一位武藝奇絕之輩,在她這一代時,雖然不複靜音道人時荷音堂的盛況,但卻也迎來了一個興盛時期。這荷音堂雖已漸漸淡出,但是這塵音道人卻聞名江湖,她年輕時縱橫南北黑白兩道,武藝超群,威風凜然,倒是讓四方眾人為之駭然。

但這塵音道人如今年事已高,便重回青峰山荷音堂,不出江湖走動了。門下倒是收了一些資質不凡的女弟子,那許文漪便是其中一位。

秦艽聽到這江湖中故老相傳的故事,便不禁頗為神往,悠然道:“許姑娘,青峰山可是江都的那座風景秀麗,文化底蘊深厚的名山嗎?”

許文漪微微點頭,回道:“不錯,青峰山正是在江都的城郊區域,綿延亦有數十裏。而荷音堂,便位於這山體之正中位置。”

秦艽哦了一聲,又道:“我在書上看到過,說是青峰山是一座修仙練道的好地方,山中多得是門派古刹。這麼說來,你的荷音堂也是山裏眾多門派的一員吧?”

不知不覺間,夜雲漸漸聚了起來,月色更淡了幾分,四周傳出春蟲的鳴叫之聲,倒顯得頗為悅耳動聽。許文漪輕啟朱唇,繼續敘述著那以前的往事舊情······

這塵音道人有一日,方傳授過許文漪幾招高深難測的武藝,便將她叫到了正殿之中。正殿之內,燈火通明,一片晃眼金光。許文漪上前兩步,行禮道:

“不知師父有何吩咐?”

那前方蒲團上有一人,滿頭銀發如流泉飛瀑一般,瞑目端坐,青光滿麵,竟無絲毫的老態龍鍾之感,看上去,便如一位不過四十歲的女子一般。這失明女人,便是當今荷音堂的堂主塵音道人。隻聽她淡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