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春情星隱,明月逐人歸去。(1 / 2)

且說上回秦艽等三人興至醉飲,約莫過了半個時辰,那許文漪與張靈嬋兩人酒酣微醺,粉頰玉靨如染酡。許文漪常年身在荷音堂中,少飲酒水,故雖這清酒兌了不少的水,幾杯下腹,仍是難掩那醉後的冷中憨態。而張靈嬋,雖然是千金大小姐,也常在府內酒窖偷酒喝,但是終究是女兒家,雖比文漪多飲得幾杯,但在之後,卻亦是粉麵飛起兩片桃紅嫣然,如染夕陽明霞。

秦艽一人,乘著酒意,吟唱詩詞歌曲,配著手中一把古樸木劍,不自覺便舞出《飛霜劍法》,這第一招“孤劍平雲”與那第二招“橫掃大江”,少年已是無比熟稔。待少年那茫茫劍意如波濤湧出之後,眼見招式落幕。少年那空明澄澈的心靈仿佛被什麼刺激到一樣,劍光回轉,一招“倒點鴛鴦”竟是從斜刺裏竄出。秦艽領悟到了這套劍法之後,心中大喜:

“原來這就是‘倒點鴛鴦’的真諦,亢龍有悔,這就是‘悔’字的深意!”

原來這《飛霜劍法》的第二式“橫掃大江”是主攻之勢,力道迅猛,然物極必反,下一式必將倒轉收回,否則戾氣太重,容易抽幹使劍者的精氣神。不過縱使這第三式“倒點鴛鴦”是畏退保守之招,但《飛霜劍法》精妙就在於此,與《易經》中的“亢龍有悔”頗為相像,雖為防禦收勢,但卻仍保留了四分真力,使敵人於意料之外再遭一擊。

但這第三式“倒點鴛鴦”雖靈巧迅捷,終難以達到一擊製敵的效果,但是此招的作用,便是為了後一招所服務的。秦艽此時腦海之中波濤洶湧,一幕幕的劍招影像翻騰而過。秦艽倏然身飛數丈,之後如飛鷹一般撲下,劍尖直攻敵人上盤,而若實戰,敵人則側身躲避,秦艽劍光因在空中,占有居高臨下的優勢,所以東南西北四方俱可給予強力一擊。此招極為刁鑽,攻勢迅猛異常,在敵人掉以輕心後奮起一擊,以為製敵,此招便是為“月落烏啼”。

秦艽這劍招綿延如流水飛瀑,月光籠罩之下更如劍仙醉舞。許文漪和張靈嬋兩人雖已酣醉,但在旁邊瞧秦艽劍式淩厲,也不禁讚得一聲好。

秦艽將《飛霜劍法》第四式使完,便倏然靜立,手中一把木劍,沐浴著清亮月光,乘著微涼夜風,剛才的酒意,也仿佛瞬間消逝了。秦艽再往下細想,腦海中卻已是平靜無波,無絲毫劍招靈感。那《飛霜劍法》上頭,記載的俱是些縹緲無根的修習文字,動作打法,卻一概不知,故而這便需要練劍人不斷地去琢磨,去體味了。

秦艽回頭,瞧許文漪和張靈嬋兩人已是有些困頓乏意,便走上前去,將兩人攙扶到各自房中。這木桌之上杯盤淩亂,隻好便由秦艽去涮洗了。待此間瑣事落畢,時間已是深夜了。

春夜光景,繁星點綴,間有春蟲鳴叫,恍恍然如在夢中。

秦艽一人,忙完後,也便和衣上榻睡去,移時月隱星迷,這甘泉村中,泉澗淙淙流水聲已是應和著連綿起伏的鼾聲,飄揚,飄揚······這正是:

春情星隱去,明月逐人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