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廟會,有個婺劇團上演《琵琶記》。男旦角範金寶表演很精彩,觀眾全入了迷。當演到趙五娘吃糠的時候,他掠掠蓬鬆的鬢發,不想露出一對光閃閃的金耳環。頓時台下議論紛紛,說趙五娘窮到吃糠,戴得起金耳環嗎?
散場後,廟會社首立即到後台敲竹杠,說:“戲有漏洞,要罰金一場。明晚仍演《琵琶記》,倘再出漏子,還要再罰!”
社首走後,戲子們麵麵相覷,誰也想不出漏洞出在什麼地方。
範金寶禦妝摘下金耳環,突然醒悟,漏洞原來出在它上麵。他毅然地說:“既然漏子是我出的,就由我去堵吧,決不能負累大家!”
第二晚範金寶上場,還是戴著金耳環。演到趙五娘吃糠的時候,他一邊唱一邊摘下金耳環,隨手丟到台下。觀眾們撿起來一看,原來是銅的。戲散後,社首拿著銅耳環到後台,問範金寶是什麼意思。範金寶笑道:“趙五娘雖然窮得吃糠,但她畢竟是個少婦。有道是愛美之心,人人皆有,金耳環她戴不起,就戴銅的了,這是合情合理的。可有人懷疑耳環是金的,我隻好丟給大家看看啦!”
社首目瞪口呆,哪敢再提罰戲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