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彩雲布莊點上蠟燭後一目了然,黃諾在大門板上貼上了紅色的大字。
‘本店已出售,現正值裝修,不期開業。’,貼上後,拿起庫房的賬本去了後麵開始清點。
葉萱萱打量著這個布莊,兩個鋪麵是通著的。
紅木的招牌做得極大,掛在兩個店麵的中間位置。棗紅色的木門看著很是大氣,左邊最裏麵是櫃台,下手牆邊就是放置針線荷包等等小物件兒的高櫃子。右邊鋪麵全部都是放著整匹的料子,而兩個鋪麵後麵是一個大大的房間,算是庫房,裏麵堆積的碼放著不少布料。
可能已經降價處理過一些了,所以後麵庫房雖然極大,但是裏麵料子隻有庫房的二分之一了。
不過,這些也足夠了。
店麵後麵的庫房比店鋪都大,也是兩間房通著的,後麵還有一個小暗門,算是後門。
細想了片刻,葉萱萱留下了設計圖便回了。
如今新鋪子還是按照琉璃坊原來的樣子裝修,隻是更加大氣一些罷了。
另外,葉萱萱還將自己留的金珠化了,做成金卡的形式,也推出銀卡。
實行會員製的模式,這樣也讓東郡那些大戶世家更加有麵子些罷了。
今天他們也搬去新家了,買的新宅子離新店鋪不遠,走過去也不過一盞茶功夫。
小蘭和小鹿收拾屋子,然後出去購買家用物件兒。
小離找的馬車拉家裏的東西去萬福街,也就是新宅子所在的街道。
葉萱萱看到馬車也讓小離辦完事兒去集市買一輛馬車回來,家裏出入也方便不少。
新宅子在主街街道一旁的巷子裏,這裏的巷子不是驪山城那種小巷弄,而是可以容納兩個馬車通過的街道。
不過,她的宅子不屬於世家區而已。
東郡主街最前端,左右兩邊的小街道裏都是東郡各大世家的宅院。
左邊是芙蓉街,右邊是榮欣街。
一戶人家都占地幾百上千平了,足以見得其身價不少。
凡是一提那兩個街道,別人便知對方一定是大戶人家的,便回客氣不少。
東郡芙蓉街和榮欣街已經成了東郡上的標誌性建築群了,這也將貧富劃分區別開來。
新宅子倒是不小,正在萬福街第一家,而且占地有幾百平了。
和許多宅子相似,它是一座五進的宅子,典型的古代大宅門樣式。
大大的黑色木門,門口兩口蹲著的石像獅子。
宅子上的匾額已經摘掉了,葉萱萱早讓小離去定做了。
以後,這裏便是葉宅。
進入大門後有,左右兩邊是門房。再跨步出去便是一個院子,院子裏麵是灰石板鋪成的。
院子兩旁有植被,隻是如今冬天便蕭條了許多,院子正對著的是待客廳。
待客廳的兩旁是飯廳和書房,另外兩邊還有兩個耳房。
裏麵一進,前麵也是規規矩矩的八間屋子,右邊還有一個大大的廚房,另外還有一口水井。
再繞過這一進,裏麵是內宅了。
內宅是一個小花園的樣式,進入內宅的拱門,入眼的便是右邊第一個亭子一個池塘。
正中對門的位置是五間屋子,每間屋子裏麵都有內外間,內室是主子住的,外間是丫頭下人守夜住的。
在最左邊有個極小的房間,是小廚房,小廚房轉彎兒的牆角有一口極小的六菱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