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散會 去雲南找一把刀(1 / 2)

華夏,字吉甫,浙江人,明末抗清義士,崇禎時期為秀才,隆武帝朱聿鍵即位時,魯王朱以海監國。

華夏被魯監國封為兵部職方司郎中,雖然未入朝任職,但其抗清意誌堅定,於浙江靜待時機。

據顧誠先生《南明史》記載,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清軍主力一部分撤回京師,一部分轉入福建、廣東,浙江駐軍相對單薄。

華夏等人趁此聯絡駐舟山群島的明肅虜伯黃斌卿、四明山王翊等部,約定時機,欲一舉攻克紹興、寧波等地,收複浙江。

可惜計劃不密,被一個叫謝三賓的降清富商獲知並告密,華夏被捕,受嚴刑而不屈。

被問及有哪些人參與謀反時,華夏高聲喝道:“崇禎先帝設謀,弘光皇帝統兵,其餘大學士範景文、四川禦史陳良謨、南京禮部儀製司主事黃端伯、杭州府錢塘縣知縣顧鹹建、監國太常寺少卿陳潛夫一班忠義皆予布置也!”

華夏所說之人,都是已經殉國之人,韃子無奈,隻得將之處斬,刑場之上,華夏堅決不跪,被劊子手打傷腿後,盤坐在地,高呼三聲高皇帝後被斬去頭顱。

當高鵬將這一切高聲說出之時,在場眾人看向華鋒的目光盡皆帶上了欽佩崇敬之色,九難眼中閃爍著晶瑩,歎道:“也是個忠良之後啊!”

高鵬點頭附和道:“華家滿門忠烈,一家三代都堅持反清複明,且出自莆田少林,本領定然不弱,這樣的英雄豪傑,浙江分舵竟沒有將之吸納入會,這倒是宏化堂李香主的失職。”

宏化堂香主李式開,少林五祖之一,主持浙江分舵一應事務。

連九難都感念華氏一門忠義,眼中含淚,身為當事人的華鋒聽高鵬當著所有人的麵將華家的義舉說出,讓天下英雄敬仰,令華家先祖的英名得以流傳於世,血沒有白流,更是激動得不能自已,看向高鵬的目光充滿感激。

“華兄弟,你方才所問之事高某可以負責任的回答你,皆為實情,且天地會如今比你了解到的更加強大。”

“反清複明大業尚需大家群策群力,方可實現,更需要華兄弟這樣抱著一腔複國之心的豪傑相助。”

“若華兄弟有意,高某可手書一封,你拿著書信去尋天地會浙江分舵宏化堂李香主,他一定會萬分歡迎你加入的。”

華鋒聞言激動無名,抱拳一禮,喜道:“在下求之不得,多謝高香主。”

此事過後,高鵬的提議再無人有異議,全員通過,而高鵬收華鋒這宛若千金買馬骨的行為,也為天地會帶來了莫大好處。

散會之後,眾武林豪傑各自離去,亦將會中發生之事各自帶了回去,傳給了那些有誌反清複明的誌士。

當下天地會又迎來了一輪入會熱潮,知道了天地會如今的實力,大家都認為天地會大業可成,誌士們競相來投,天地會的勢力再次暴漲。

而今次因為並未發生韋小寶被九難抓走的事,康熙自然也沒派出多隆帶著大內侍衛在江湖上搜尋韋小寶蹤跡,也就沒能無意中發現這次殺龜大會。

等到清廷察覺到這一切的時候,為時已晚,那時天地會大勢已成。

……

卻說散會之後,高鵬九難師徒與馮難敵敘了會兒舊,談了一些關於日後合作的事,便各自散去。

隨即便是各方豪傑紛紛前來與高鵬見禮,沐王府自然也參加了這次大會,沐劍聲帶著沐劍屏吳立身等人上前與高鵬敘舊。

他看高鵬的目光變得十分複雜,當初他們與天地會定下盟約,誰殺了吳三桂,日後就聽誰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