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方案
但目前主流的心理谘詢、兒童教育理論都認為,孩子是父母的一麵鏡子,孩子的問題是一個家庭問題的投射。格羅斯也表示,強大的家庭會讓孩子受益,焦慮、悲觀的家長很難培養出樂觀、積極的孩子,這正是家庭文化、家庭結構要解決的問題。
家長要給自己預留空間
對於很多家長尤其是職業媽媽而言,如何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是他們麵臨的重要問題,也是很多專家熱衷於解釋的內容。格羅斯直言不諱地提出“工作和生活平衡的概念是一種錯誤觀念”,因為這種平衡不管是以時間還是精力分配為標準,都是很難達到的。
作為一個忙碌、有工作和以家庭為主的人,能夠留時間給自己和朋友的方法之一,就是鎖定關鍵事件,並確保其發生。去做這些事的第二個保證,是為了保護它們而設置界限。
家長的目標是讓自己變“多餘”
這是格羅斯本人的經曆。他女兒莎拉4歲時,幼兒園老師讓她把圖書放到圖書袋裏,莎拉回答:“爸爸忘了打包了。”
老師反應很快,馬上說:“我沒有問你爸爸,我在問你!”並且告訴格羅斯,“你作為父親的工作,是讓她記住她自己該做的事,而不是把她的責任感帶走。”
類似的事件讓格羅斯認識並且從此提倡,作為家長要懂得退後,讓孩子承擔起生活中的各種責任。
“讓自己顯得多餘,是每一個家長的目標。並不是說在情感上變得多餘,而是需要讓孩子自力更生,發展孩子的獨立性。”而要做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家長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自己少做,讓孩子多做。
首先,要明確家中每個人的工作或任務,不要做孩子該做的事,除非有突發情況,比如孩子生病了。
一位家庭分工很明確的媽媽,她的工作是為低齡的孩子洗衣服,但是孩子的工作是將衣服放到洗衣筐中。她甚至不介意孩子一周都穿著濕的、布滿泥點的運動服去踢球,當孩子想穿幹淨的襯衫,但是忘了把它放進洗衣簍時,她會樂於教他如何使用洗衣機。
其次,家長們要特別注意的是,絕對不要顯得比孩子更擔心他們的工作,否則就會變成你的工作了。這位媽媽清楚地知道洗衣服是自己的工作,但是提醒孩子把髒衣服放到洗衣簍不是她的工作。她隻要提醒了孩子一次,很快這就又變成她的工作了。
在鼓勵孩子學習獨立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妨試用一下這些策略:
第一,保持真實,讓孩子能夠覺察到你給了他們一些工作,而這讓他們能夠對家庭有貢獻;
第二,平衡個人雜事和家務,家庭雜務分為兩類,讓臥室整潔的工作對孩子有利,而布置餐桌的工作對家庭有利;
第三,在勤務簿中加入費力或困難的工作,孩子可以查閱有哪些工作要做,這樣你就可以解脫,也不需要提醒他們,但要經常更換令人不愉快的工作;
第四,避免為孩子工作,當你為孩子做他們的工作時,你就奪走了屬於他們的責任,最好把分配好的工作留給他們,即便你會感到不便;
第五,保持高標準,不要接受半成品,做完一項工作才是有效的。
在家務分工中,格羅斯也提到,最好讓孩子無償為家庭付出勞動;可以給他們一些零錢,但是不要把金錢和勞動掛鉤,因為用家務勞動換取報酬會給孩子帶來一個概念“我會得到什麼呢”,而這將產生自我中心的價值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