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猛的鐵騎踏破了高聳入雲的烏瑪山闕,將蠻族趕至源河以北,這才罷兵,雙方以源河為界,各自休養生息。
源河發源於西域大雪山,蜿蜒數千萬裏,赫頓草原因為有了源河的灌溉而水草豐茂、物產豐富,聖戰王朝五郡十八府九十二城之中,更是有三個郡都得益於源河的滋養。
距今約二百年前,聖戰王朝與蠻族以河為界,休兵止戈。
為了表彰譚猛的赫赫戰功,聖武王魏明德封譚猛為忠義王,民間也稱“北境王”,王位世襲,大手一揮,將原屬於赫頓草原的那一部分疆域,單獨設為一郡,名為平沙郡,分封給譚家作為獨立的公國。五十萬大軍搖身一變,成為譚家的附屬武裝,名為百戰軍。
建國之初,聖戰王朝共有十七位藩王,譚猛隻是其中之一,而經過了二百多年的發展,隨著魏明德加強皇室集權的意誌越來越凸顯,十七位藩王也是一個一個的繳了兵權,被任命為地方官吏,中途也有試圖反抗的,早已成了孤鬼亡魂。
到聖戰王朝的第二位主宰者——承平王魏括繼承大統時,譚猛就成了僅剩的三王之一,而且,是唯一的一位異姓王。
平沙郡下設三府十七城,以延州為郡城,是聖戰王朝堅不可摧的北部屏障。
為了表示罷兵的誠意,蠻族每年向譚家進貢,此事也得到了聖戰王朝皇室的默許。譚嘉的母親瑛姬,便是蠻族進貢的貢品之一。
她曾是蠻族當中一個小型部落裏的公主,適逢幾大部落攻伐,部落族人飛灰湮滅,往日家園淪為焦土,瑛姬因為貌美,免除一死,也因此被選作了獻給譚家的貢品。
那一年,剛好是譚雄由世子晉位忠義王,在眾多的貢品當中,意氣風發的譚雄一眼便被瑛姬的美貌深深吸引,將她娶做妻子。
當時,王府上下幾乎全力反對,原因隻有一個,並不是瑛姬的蠻族身份,而是因為,瑛姬隻是一個平民,用武道術語來說,就是沒有靈根,她天生感悟不到天地之間有靈氣的存在,從而無法修武。
在尚武風氣如此濃厚的聖戰王朝,堂堂忠義王,居然要娶一個平民女子為妻,這簡直就是一個笑話,甚至被看做是有辱門風。
然而此事,卻得到了聖戰王朝皇室的大力支持,承平王魏括親自下旨賜婚,甚至親臨平沙郡道賀,對譚雄的這一“創舉”大加讚賞,稱其開風化俗,敢為天下先,堪稱世人典範。
並趁機向赫頓草原發布詔書,宣稱聖戰王朝曆來對蠻族心存仁愛,不願刀兵相向,而是力促二者相互融合,忠義王迎娶蠻族之女為妻,就是最好的證明。
有了皇室參與其中,譚雄和瑛姬的婚事得以順利舉行,還被舉國上下傳為佳話。
兩年後,瑛姬為譚雄誕下一子,便是譚嘉,譚雄喜得麟兒,自然是歡喜不已,對瑛姬也愈加的寵愛,至於旁人進言另娶妻室之事,更是絕口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