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父王放心,衝兒肩上擔負著忠義王府未來的希望,兒媳一定好好培養,爭取讓他早日成才。”孟月如應道。
“好,隻要看到我的乖衝兒,本王的心就安穩了,你一定不會再讓本王失望。”譚猛滿意的說道。
“爺爺。”三歲的譚衝乖巧的叫了一聲,惹得譚猛哈哈大笑,甚是快意。
“出發吧,不要在這裏浪費時間了,百戰軍的將士們還等著你誓師動員呢!”譚猛一勒韁繩,坐下戰馬奮起前蹄,發出唏律律的叫聲。
“瑛姬。”譚雄喚了一聲,伸出手來,瑛姬喜悅的握住丈夫伸出的手,被他輕輕一拉,整個人便飄身上馬,落入譚雄懷中。
“嘉兒跟上。”譚雄交代一聲,同是一勒韁繩,瞬間疾馳而出,一騎絕塵,譚猛、孟月如等人都是緊緊跟上,譚嘉無馬,隻能徒步奔走。
路口與校場之間連通一條數百米長的寬闊的軍道,列陣以待的將士在譚雄馳入校場的同時,爆發出雷鳴般的吼聲,氣氛一下子慷慨激昂起來,令人熱血沸騰。
在將士們熱切的目光注視下,譚雄下馬,登上校場前端高高的點將台,大手一揮,台下吼聲頓止,鴉雀無聲,僅這一個細節,便足以展現百戰軍軍紀嚴明,軍容整齊。
譚猛、孟月如等人都在馬上等候。譚嘉因為是步行,又不能動用靈氣,隻能憑借腳力,落後了一大截。
戰前誓師動員,譚雄慷慨陳詞,令人振奮。
百戰軍已經厲兵秣馬數十載,將士們的求戰之心從未冷卻,手中戰刀依然嗜血,這是一支威武之師,更是一支常勝之師,自從組建以來,從無敗績,所到之處,敵人聞風喪膽。
數十年來,有不少新舊更替,但軍規軍紀軍魂猶在,這仍是一支虎狼之師,隻等策馬揮鞭,沙場揚威!
譚雄的動員幹淨利落,沒有絲毫拖泥帶水,卻成功的激起了將士們對於戰則必勝的信心與渴望,大軍正式開拔,行知源河岸邊。
河麵上早已停泊著數以百計的巨大戰船,舳艫千裏,旌旗蔽空,軍旗紅底黑字,迎風飛舞,上書一個龍飛鳳舞的“譚”字,可以說,這支戰力強悍的軍隊名義上屬於聖戰帝國王室,但實際上,他們隻聽從忠義王的指揮,相當於譚家的私軍。
戰船呈一字雁形陣排列開來,猶如一把尖刀,直插敵人心髒。
百戰軍共計七十萬兵馬,分為七個軍團,由七位修為過人、智勇雙全的軍團長率領,這些軍團長都是百戰軍中最優秀的存在,當然也是最忠誠於忠義王府的存在,是忠義王的左膀右臂。
戰船分為兩層,底層是船艙,裝運物資和漿手,此次北伐戰爭,光是雇傭的民夫就有數萬之多。
上麵一層是甲板,可走馬列陣,最前麵一排,七座規模最大的戰船呈相互呼應之勢,七位軍團長各占一座,譚雄登上最中間的那座戰船,居中指揮,發號施令,一旦遭遇對岸蠻族的阻擊,還可以掠陣支援。
由此也可以看出,百戰軍中自上而下都是身先士卒,他們的將領一定是全軍最強大的存在,能為其他將士遮風擋雨,而無需其他將士分心守護。
大軍登船完畢,譚雄大手一揮,身邊的傳令官接連揮動令旗,不久之後,戰鼓震天,戰船緩緩駛動,大軍正式啟程。
在登上戰船的那一刻,譚雄突然回過頭看了譚嘉一眼,隨後再不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