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當代勵誌榜樣之:北大保安張國強的學習史
研究生種地:錯在哪裏?
常人很難將保安與哲學聯係起來,在北大,卻有這樣一個故事廣為流傳:“我今天忘了帶學生證,保安一開口便是三個哲學命題,‘你是誰?你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答對才能進入。”故事雖有調侃的味道,卻能看出北大保安的不凡。
17年來,北京大學保安隊創造了一個奇跡,三百多位保安取得了大專或本科的學曆,有的還考上了重點大學的研究生,有的“跳槽”當了大學教師。張國強就是其中的傳奇人物之一。
走在北大校園裏,張國強常常會被學生認出來:“你是學曆證書最多的那個保安!”
北大法律自考專科證書、清華大學法學本科畢業證、中央黨校經濟管理本科畢業證、律師執業資格證、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證……考證考“上癮”的張國強麵對“學曆哥”的戲稱,總是趕忙否認:“我學習可不是為了考證。”他還說:“其實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1994年,19歲的張國強原本在家鄉河南汝陽的工地上打工,因為“個頭高”,被一家保安公司選中,到北京接受保安培訓,那時,他僅有初中學曆。
初到北大,他在西側門站崗,看到遊人如織,感到很是自豪。可他認為這裏並不屬於自己,他當時的理想是:當兩三年保安後,找機會做生意,多賺點錢。
用知識改變命運的願望從何時萌發,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他剛來時口音重,普通話說不好,有留學生用英語問路,他如聽天書,十分尷尬。他還聽說,北大學生畢業後月薪最少1000元,而自己辛苦一個月才賺100元。這些都令他深受刺激。
他越來越羨慕北大的學生。每天早上6點出操跑步時,總忍不住多瞅幾眼在未名湖畔背單詞的同齡人。一天晚上,10點半,到了下自習的時間,數不清的學生從教學樓和圖書館裏湧出,那一刻,他突然覺得,“學習是這麼美好的事情”。
“我想學習”,張國強徹底被感染了,但他不知該從何學起。1997年下半年,聽說隊裏有人參加了自學考試,他也動了心思。他選擇的是北大法學,第一門考法理學,他連字都認不全,弄了本字典,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查,使勁背,結果第一次考試就考了60分,剛好過線。拿成績單那天,他“樂瘋了”,覺得自己是塊學習的料。
接下來的兩年,他學得很拚命。如果不在崗上當值,他就“啃”書本。坐火車回老家時,他也拿著書看。他最集中的學習時間是早上起床後、晚上臨睡前,他寫了張“每天必須學習4個小時”的字條壓在桌子上的玻璃板底下。有時,看到隊友在看電視、打籃球,也心裏癢癢,但他咬牙堅持了下來。夏天太熱,他晚上跑到勺園的路燈下看書,路過的老教授說:“小張真不錯,好好加油。”他感覺像打了強心針一般。
一次,在《演講與口才》雜誌上看到征集讀者對人生的感悟,他就寫了一句話寄了過去:“所處位置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前進的方向。”沒想到,這句感言很快就被刊發。“一下子很轟動,很多中學生給我寫信,有很厚一摞子。”他用手比劃著。
若不是大學語文的“拖累”,張國強能更早地完成自考。“很多文言文,讀起來很難。第一次沒考過。”當他終於考過了大學語文時,他完成了自考的所有科目,拿到了大專文憑。
在晉升為北大保安隊的中隊長之後,他決定繼續進步,參加成人高考,考本科。他報考了中央黨校的經濟管理專業和清華大學的法學專升本,結果兩個都考上了。隨後,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司法考試,他覺得這個考試很來勁,“是和本科生在一個層麵競爭,都是高手”。考了三年,他把司法考試攻了下來,最近,又拿到了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證。
隨著證書越拿越多,他也從當年的小兵,一路升為北大保安隊副大隊長。如今總有人問:“你現在學曆高了,為啥還當保安,怎麼不做點有價值的工作?”他不認可這樣的說法:“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和實現價值,社會越進步,人對安全的需求就越大,我要用我的學識在這個行業裏好好發展。而且,北大的老師和學生,哪個不是國家的人才,保護好他們,怎麼能說沒有價值?”
(來源:《幸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