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嶄新就業觀之:欲擒故縱的求職路(1 / 1)

19.嶄新就業觀之:欲擒故縱的求職路

研究生種地:錯在哪裏?

口述:張怡

職業:藝術館市場營銷經理

當年我連法語字母都還沒認全,就憑著一腔熱血,奔向了法國外省普羅旺斯。因為金融風暴入侵,連給快餐店打工的機會都找不到,所以留學生的腦袋上空都漂浮著兩個黑體大字:“省錢”。

翻遍當地報紙,我發現一個政客在招房客,於是拿出自己的全部財產——200歐元,交了房租,餓著肚子住進了法國政客家。他像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我,並送給我“人生三錦囊”:一、秀出自己。他請電視台的朋友來采訪我這個中國小朋友,並把節目刻成光盤,讓我保留。二、實用為上。在政客的建議下,我放棄了讀研的偉大計劃,又讀了一個本科文憑,同時在法國輔修英語。三、從義工做起。所有同學都盯著快餐店做實習單位時,我硬著頭皮把簡曆投向奢侈品紀梵希。當時,紀梵希正愁著滿街都是中國人,公司卻沒有懂中國文化的行家,所以15分鍾後我就收到了麵試電話。

回國時,我已擁有兩個本科文憑、流利的法語和英語、一盤自己當主角的節目錄像帶,以及法國奢侈品的關係網。

我青春最美好的時光留在法國,也學會了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比如說,中國藝術品行業是不是也可以像奢侈品一樣經營與管理?同樣是曆史與文化的傳承,同樣有內涵,我要用“三錦囊”去找一份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於是,我開始關注藝術館的信息。得知某藝術館在招市場部經理,同時也長期招聘義工的信息後,我隱瞞了部分留學曆史沒有應聘經理,反倒直奔義工職務而去。

講解畫作、協助開記者會、款待來自世界各地的畫家,義工的工作並不輕鬆。有一次,電台記者要采訪某位法國著名畫家,急著找翻譯,我馬上出場應急,館長不禁連歎“館中臥虎藏龍”。

記者會後,館長表示希望我留在館裏任職,但是我婉言拒絕,因為我相信一個道理:欲擒故縱。果然,不久之後館長上門拜訪,我趁機抬高身價,終於成為市場部經理,踏上了工作新旅程。

入市指南:名校畢業生或海歸容易在求職時遭遇驕傲的心理陷阱,結果常常弄得供需雙方都不愉快。所以,職場新人求職時可以“曲線救國”,從招聘單位喜歡接納的小職員做起。

(來源:《中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