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爺
輕鬆閱讀
作者:劉向陽
一條腳帶寬的小路,兩邊是深深的狗尾巴草。
拐爺送女兒金子去公社招待所。
拐爺大名叫石根,抗美援朝下來少了一條腿。
回村時,佩帶大紅花,放了許多鞭炮。頑皮少年圍著他喊:“拐爺拐,跳下山,討米要飯敬菩薩。”大家就喊拐爺了。
拐爺進屋就發現少了一個人。他的女人生了銀子,難產,大出血……
招待所不是人人能進的。因為拐爺是傷殘退伍軍人,子女享受優待。
村裏人都說金子命好,吃了皇糧,再不要呆在這窮山溝了,不愁找不到好人家了。每次回家,越發顯得俏麗的金子總要捎幾個白白胖胖的饅頭,讓弟銀子吃到打了飽嗝。然而,兩年後,嫁給招待所裏一國家人並生有一女的金子病死了。噩耗傳來,村裏人背地裏說金子是被害的。人家怎麼會帶你鄉下姑娘進城?是不是。
拐爺正在老婆墳堆上掊土,容姨在一旁幫忙掛一條條素白山紙。
正是清明時節,稀薄的煙霧籠罩著村莊。容姨提了籃子在手腕,籃子裏麵是青青的茶葉。
容姨看到拐爺兩行清淚溢出了眼角。
銀子很早就不上學了。他在作文裏寫父親是英雄,要向英雄學習。
他報名參加修建韶山灌渠。村支書把他當作榜樣,號召大家踴躍參加,一時全村熱情高漲。
公社來人請拐爺去光榮院。女兒早逝,兒子不在身邊,為老人著想嘛。
提了幾件衣服到了村口。一些閑散人員在吹牛玩撲克,也有人扛起背包走在外出謀生的路上。
小路兩旁的狗尾巴草搖得正歡,還有野牽牛、苦楝花與油菜花低低相望。
野花後麵是容姨,梳著整齊的發髻,一身嶄新的花格子。容姨的男人死得早,兩個孩子跑去外麵做事了。
拐爺看了容姨,目光柔柔軟軟,然後朝公社走去。
在光榮院住了不到一個星期,拐爺回來了,說再也不去了。說有銀子,還有兩隻手一條腿,犯不著困在光榮院裏享清閑。
支書又把此事作為典型宣傳。拐爺以高風亮節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麵前。
嚼舌根的人說拐爺是想女人才回的,還說親眼看見拐爺與容姨在山坳裏的草地上野合。
支書說不信,又叫大夥莫聽謠言。拐爺是黨員,上過前線,作風過得硬。支書說這話時,拐爺在路上和大夥修機耕道。
要讓手扶拖拉機進得來。拐爺說。大夥要拐爺明年競選。拐爺笑道,一條腿的,不行……
大夥又說,這窮山惡水的,路都沒一條,不改變麵目不行啊。拐爺不作聲。
大夥又問,拐爺你到底和容姨……拐爺就笑,那有什麼,人有七情六欲嘛。
第二年,高速穿村而過,村上路麵可以加寬硬化了。
拐爺和大夥平整路麵,興致高昂。千百年來肩挑手提,眼看可以走一條平坦的柏油路了。收工後,拐爺踱到容姨家嘮嗑,最擔心就是銀子三四十了還沒對象。容姨兩個兒子在外麵都帶了女人回來,歲大的手裏還抱了小的。
以後路修好了,會好起來的。容姨給拐爺泡了茶。
銀子今天去考駕駛員還沒回來,拐爺喃喃自語。
聽說支書他們也去縣城搞工程征購款……
你怎麼曉得?
他昨夜說的……上麵那筆數分到下頭沒有多少了……你家銀子咋打聽到了,嚷嚷著要上訪!
山坳裏是你們兩個?拐爺悻悻地拂袖而去。
夜裏,打門聲把拐爺吵醒。不得了,銀子出車禍了。
路修好了。拐爺看著銀子被人抬著,走在寬闊的柏油路上,上了山。
金子和銀子一左一右陪伴著他們的娘親。
拐爺的頭發已經完全白了。耳畔仿佛又響起了那首童謠:“拐爺拐,跳下山,討米要飯敬菩薩……”
路旁的田埂地壟,星星點點一些野花野草,還有那狗尾巴草,頑強地探出頭來!
(責任編輯:孫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