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坐在記少雅和記良哲後麵,對她們二人說的話他聽得一清二楚。
“少雅,你來得時候沒有走漏風聲吧?”
“爸,我做事,你放心,我們來到這裏之後就按照你的指示不和當地的基層幹部打招呼,而是直奔田間,詢問當地的農民。”
張青聽到他們二人所說的悄悄話,這才明白原來這一次的下基層是動真格的。
奔波了足足有兩個小時的班車終於在一個小村鎮停了下來。那小村鎮上的農民都注意到這輛中巴的到來,他們並不知道車子裏麵坐著就是他們的縣長。
沿途所見,張青就看到不少良田被荒廢了,良田上長滿了雜草,一些雜草竟然比人還高。
按理說,現在正是農忙時節,整個春風鎮上的良田卻被荒廢了不少,他們依稀可見隻有幾個人在田間忙著幹活。
“你們說,這樣發展下去中國的農業問題該怎麼辦?”記良哲看到眼前荒涼的田地不禁搖搖頭。
張青知道農業問題事關國家的生存,隻不過他現在的思想和95年那會幹部們的思想已經完全不同。
農業不是靠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而是應該走機械化道路,而華夏國存在的人人其田政策在農業社會時代是能保證每個人都不回餓死,但在信息時代,農業應該走高度機械化的道路,將更多的農業人口釋放出來,大力發展服務產業,信息產業。
無論華夏國的農民如何辛勤勞作,他們不少人一個月的勞動所得甚至還不如一件熱賣的電子產品。
對年輕人走出鄉村去大城市發展,張青絕對支持,如果有年輕人也願意回到鄉村去發展,他也絕對支持,不能夠用政策禁錮人的發展自由。
他摸摸鼻子,知道自己的這種想法在這個時代有些離經叛道了,甚至搞不好就會被當做異類來處理了。
張青做夢也沒想到記良哲竟然會詢問他的意見:“張青,你對這農業問題該怎麼看?”他沉思了一會便道:“其實,農業應該走特色農業經濟,如果光讓農民種稻穀,這樣農民是永遠無法致富的。我們應該發展其他副業,鼓勵農民種植其他特色經濟。當然,至於要種植什麼特色經濟,就得請農業專家來驗證了。”
對記良哲來說,張青這樣的回答真的很空洞無物,農民不種植稻穀,這樣下去會不會造成糧食危機,到時候要是整個世界突然出現糧食饑荒,那麼華夏國的農民就會餓死了。
如果記良哲的這種想法被張青知道了,張青一定無語。社會是在不斷變革的,人的口味也會不斷變革。記良哲之所以擔心農業問題,是因為某個特定時代的悲慘回憶,但那個年代是不可複製的,是一個政策完全錯誤的年代。
記良哲雖然認為張青講得空洞無物,但對張青發展特色經濟這一想法還是認同的,他也時刻在想著如何幫助當地的農民發展特色經濟,讓當地農民過上富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