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長鶯飛的四月,漫漫*,甚是喜人。
喬煙在悠然居的院子裏,身處芙蓉花叢中,坐在一張黃花梨木的搖椅上,手拿詩經,邊上擱著一些時令新鮮的水果,邊看邊吃,好不愜意。
喬楚一進院子,就看見喬煙的這幅憊懶樣子,不禁一呆,才想起了來此的目的。
喬楚一邊擠上了搖椅,一邊摟著喬煙的脖子道:“阿姐,你莫不是忘了今天要陪娘親去寺裏祈福吧。”
柳老將軍出征已有一年,柳氏擔心不已,於是由原先的隻是初一去寺廟祈願變成了現在的逢五都要去山上的廟裏為自己的父親求平安,喬煙姐弟也不能幸免。
給柳老將軍祈福,喬煙也很樂意,隻是每次出去坐車裏,柳氏都不讓喬煙掀簾往外觀景,說什麼大家閨秀要有規矩,對此有一點小小的埋怨而已,難道柳氏不認為她現在還是小孩嘛,離大家閨秀還有十萬八千裏遠呢。
今天又是十五。
“阿楚,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又怎麼能忘。”
“那你還不趕緊著收拾,一會兒福媽來催,看你沒好,可有你好瞧的。”
“你又怎知我沒收拾好,快下去,一會兒把我衣服擠皺了,福媽可真要說我了。”
“嗬嗬,那阿姐喂我顆蜜棗。”
“自己有手,為何不拿?”
“不嘛,我就要阿姐喂我。”
“從哪裏學會的這種忸怩樣子,好好一個男兒身,羞是不羞。”
“嗬嗬,阿姐,你可快點,娘親還等著呢。”
說完,也不等喬煙手上的蜜棗送至他嘴邊,徑直搶了吃掉,拉起喬煙直向清水居奔去。
————————————
楚元帝二十年,夜裏夢見一個金人飛行於殿庭之間,於是於次日早朝詢問與群臣,當時的禦史大夫王誠回答說:“西方有大聖人,其名曰佛;陛下所夢見的恐怕就是他。於是楚元帝派遣中郎將謝靄等十八人去西域訪求佛道。謝靄等於西域遇見天竺的法蘭,攝摩騰兩人,並得佛像經卷,三年後用白馬馱著返還洛陽。楚元帝特此建立精舍給他們居住,稱做白馬寺。
現在的白馬寺傳至楚文帝也已有百年的曆史了,它儼然已成為大楚朝第一座佛教寺院,而且還是官家所辦,由此可想香火之鼎盛了,所以每次柳氏都要帶著喬煙姐弟一早出發。
白馬寺位於京都洛陽城東約10公裏處,每次喬煙她們坐馬車行至此大概要一個時辰左右。
白馬寺的建築規模極為雄偉,占地約4萬平方米,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前為山門,山門是並排三座拱門。山門外,一對石獅和一對石馬,分立左右,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的造像都是幹漆製成。毗盧殿在清涼台上,清涼台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經之處。東西廂房左右對稱。
五重大殿,坐落在一條筆直的中軸線上,兩旁偏殿則互相對稱。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龕,龕頂和四周有50多條姿態各異的貼金雕龍。龕內供置彌勒佛,即“歡喜佛”。殿內兩側,坐著威風凜凜的四大天王,是佛門的守護神。彌勒佛像之後是韋馱天將,佛教的護法神,昂然佇立,顯示著佛法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