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整人大賞(2 / 2)

那之後,伴隨著電視圈收視率日漸降低的,這一年做一到三回的整人大賞反而開始逆勢增長,甚至在最高的一期,收視率達到了18.9%!2013年的18.9%收視率,放到2001年的話,說不定都可以破25了!

周曉對於這個企劃的信心很足,整人本來就是日本娛樂圈最喜歡看到的一個東西,而整人大賞中的各種環節設定在初期的摸索之後,到了後期已經非常成熟了,周曉沒必要照搬第一期中那很多不重要不好玩的東西,他隻要留住第一期的大綱,然後把後期在做節目時候得來的經驗提前拿出來,就足以讓這個節目在嶄新的同時卻又非常成熟,這一點是別人寫新企劃的時候完全沒可能做到的。

熬了一周,把完整的一個企劃都寫出來並且交上去之後,日tv很快做出了反應,今天可才是周曉交上企劃的第二天,而且今天他早就預定了跟樂隊以及音樂老師的合練,即使這樣,日tv的人卻還是多方詢問之後找了上來,從這一點上,就足以見到他們對於周曉的這個企劃是有多麼的渴望。

成熟的娛樂圈對於創作性的工作是有非常非常高的待遇的,不論是歌曲作者,小說作者還是電影電視劇的腳本原著都是如此,可以說一個藝人如果能做這些工作的話,絕對沒必要辛辛苦苦的去跑節目上電視搞宣傳。而做這些工作的人也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甚至在日本娛樂圈,對於這些人的待遇會讓不太了解的人覺得是不是有些太過了。

如果跟中國娛樂圈比,可以說大陸娛樂圈的編劇,普通的詞曲作者什麼的,幾乎都可以算是最底層的工作人員。比如周曉知道的一件事兒,某編劇寫的劇本開拍,女配角請的是國內一個大牌演員,那位演員接了這個活之後第一件事兒,就是要了劇本來開始改劇本。

“這個部分不要了。”“這個部分再加點。”“這個演員沒必要。”“這個情節應該再添加個角色我覺得xx就很不錯。”

經過一番修改之後,人們發現整個劇情被改的麵目全非,原本預定30集的劇,被這大牌改的拍不滿25集,甚至就連人物關係都該了,這位大牌女配角成了主角,原本年輕貌美的主角卻成了配角!

荒唐嗎?但事情就這麼發生了,而且不論編劇還是導演,對於對方的舉動都沒有任何抵抗,整部電視劇就這麼荒唐可笑的開拍了,拍到最後,因為集數實在不夠,竟然又補拍了好幾集!

這種事兒在日本會發生嗎?改劇本其實是可以的,你有正當理由的話,大可以跟劇組跟編劇商量著改,但你要說改動大綱劇情,甚至完全不經由編劇同意了改卻是不可能的。

怎麼證明這一點?很簡單,說到日劇的編劇,我們可以輕易的列出一長串來,金子茂樹,野島伸司,北川悅史子,宮藤宮九郎,三穀幸喜,木皿泉,倉本聰,三木聰,淺野妙子……像這樣的名字,可以舉出太多太多來了。

但要說知名的日劇導演,除了上麵這些編劇中偶爾也客串一下導演的,再除掉那些其實是日影導演的比如提幸彥之外,還有誰?

事實上,如果你要對日劇熟悉一些的話,你會發現一部日劇的導演,多數時候是由兩到三個人組成的,這樣的情況下,導演對於劇本的控製力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