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意外的觀眾(1 / 3)

周曉很開心,到了意大利之後,電影方麵的工作做起來相當的順心,雖然過程當中周曉跟井上大叔都沒少操心費力,但他們做的,絕大多數都是十分必要的工作,真正那種會讓他們的工作白費的困難或者奇奇怪怪的阻礙,他們卻一個都沒有遇到,把電影安全的送到評審眼前並且敲定了最終播出後,周曉知道,剩下的,就隻有等待了,等待觀眾們的反饋,等待這部電影或是火起來,或是沉淪下去。

在這樣的節奏下,威尼斯電影節很快迎來了開幕,而《juri》也終於算是成功上映了。

周曉這次沒到影院去看觀眾的反應,他跑去海邊兒玩了,如果是他自己的話,當然不會有這個興致,關鍵是阪井泉水姐姐也來威尼斯了,一對已經戳破了某層窗戶紙的幹姐弟,能聚到一起自然是興致高昂,要不是阪井泉水身上一直有著隱患,倆人可能什麼都做了。

雖然主辦方答應上映《juri》,但因為去的時間很晚,所以這部電影的時間跟播出地點都不是很理想,當第一場的《juri》放映的時候,站在影院門口的井上大叔估計,全部的上座率可能也就隻有三到四成而已,而這三到四成的觀眾裏,根據井上的觀察,還有將近一半的日本在威尼斯剛剛得到消息的遊客。

這麼少人讓井上尤其擔心,可再擔心也沒有用了。

在這些觀眾裏,還有二十幾個是他們請到的影評家,這些影評家有些是歐美的,還有一些幹脆就是日本的,井上最為期待的,恐怕就是這些影評家對於電影的反應了。

其實井上大叔不知道的是,在場看《juri》第一次放映的,還有另一位有些特別的電影人。

這個人從外形上看上去就隻是個小老頭而已,而且他進場的時候不僅跟在人群後麵還帶著墨鏡,也就難怪井上大叔沒注意到了。

值得專門提起的,五十多歲的電影人小老頭,不論井上還是周曉都很熟悉的身份,同時符合這幾點的,也就隻有那麼一個人了。

北野武去年拍了一部叫做《玩偶》的電影,這部電影今年十月份將在日本上映,他也一樣帶著這部電影來到了威尼斯,隻不過北野武很清楚,這部電影的水平並沒到能在電影節斬獲什麼東西的地步,所以根本就沒想著參賽。他近幾年的最優秀作品,是97年在這裏拿下最高金獅獎的《花火》,以及溫情的《菊次郎的夏天》,這部作品他雖然也用了全力,可要說跟那兩部作品比的話,恐怕沒人會選擇這一部。

人在威尼斯,自然會比較關注自己國家的電影,在這之前,他已經在電影院看了另一部日本來的電影《六月的蛇》,那部電影質量還好但要想拿到最高獎項的可能性不大,本來北野武很失望,中日韓三國的電影,在他看來日本電影已經遠遠落後了,曾幾何時日本有黑澤明這麼一個電影大師在,所以還能保持住自己的榮耀,但後來香港成了東方好萊塢,台灣電影在藝術性上也漸漸趕上來,而近些年,大陸的,韓國的電影也都開始發展起來了,而日本的電影呢,從來就隻有原地踏步,從來就隻有國內市場而已。

當年黑澤明過世的時候,對北野武甚至有托孤之意,結果現在日本電影圈這個樣子讓他頗有些憂心忡忡。

本來北野武的意思是這次隻看之前看過的那部《六月的蛇》的,至於周曉的這部什麼《juri》?在場的觀眾絕大多數恐怕根本不認識周曉,也不知道他的年紀,他的經曆,可這些北野武知道,他知道這個小子在日本攪動過多大的風浪,知道這個小子的確是有才華的,但與此同時在北野武看來,這也就足夠了吧。

既然會那麼多東西,那麼到電影這方麵,這小子應該沒那麼厲害了吧。寫出百萬單曲什麼的,在娛樂圈並不是什麼少見的事兒,就算是寫百萬單曲的同時還能製作出大受歡迎的娛樂節目,在日本也並不是沒有先例,可有這兩樣成績的同時如果還能拍出讓自己都驚歎的電影,那這個才剛剛過了20歲生日的年輕人也未免太令人驚訝了。

這就是一個知道周曉根底的人跟完全不知道周曉過往的人麵對他的時候的區別了。

那為什麼北野武還是來了呢?主要是他的一個朋友同樣也是一位電影評論家,這位朋友想來看周曉的電影,而北野武自己,其實就隻是陪對方一起來而已。

電影很快就開始了,讓北野武非常驚訝的是,周曉拍的,竟然是帶著淡淡喜劇感的片子,其實在這樣的電影節這樣的場合裏,絕大多數導演,都會拿出自己非常深沉的一麵,他們會用電影語言營造出一個很深刻的故事,可周曉並沒有這麼做,歡快的故事歡快的音樂,這並不是一部每時每刻都充滿惡搞與瘋狂的電影,觀眾們的笑聲大多很輕很溫暖,因為這本身,講述的就是個較為輕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