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也知道,akb之所以要維持那麼巨大的一個團隊人數,運營一定是有他們自己的想法的,這個數字如果少了,可能團隊內的人疲於奔命,而且會出現原本普通聲望成員去做就可以的工作,因為時間關係不得不讓選拔組去做的情況,這就會造成資源浪費甚至虧錢,而人員如果多了,則會相應出現維護成本過高等問題,可以說,人員數字的維持,對於akb來說一直都會是個非常重要的學問,周曉估計,後世的akb,團隊在維持多少人最適合現在這個團隊的問題上,一定會有非常專業的商業方麵員工去論斷的。
但是對於周曉來說,他真正詬病的,其實是整個akb運營模式鋪的太大又不想脫離傳統的藝人運營模式,劇場要開,握手會要辦,綜藝節目跟電視劇要上,音樂也要賣個幾百萬……總之,到2013年,14年的時候,akb就好像一隻巨大的觸手怪一樣把自己的觸角伸到了她所能觸到的每一個角落,雖然每個方麵,akb投入的都不深,卻也仍舊對整個業界無時無刻不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對akb巨大影響力的證明,是2014年年末的榜單。
日本人是超愛各種調查跟排行榜的,尤其到了每年的年末,日本娛樂圈更是有著超多的排行榜,akb跟akb係的畢業生往往都能在這種排行榜上占據一席之地,比如綜藝出演時間,比如藝人收入,比如廣告合同啟用數量,akb往往會在這種排行榜上占據比較高的位置。
雖然akb相應的也收獲了比如“最想消失的藝人”排行榜高位,可這種東西也是很正常的,以akb在日本娛樂圈的普及度,不上這個榜單反而奇怪了。
在周曉看來,維持這麼巨大的影響力的同時又不願意放棄本身的劇場運營,既想擁有上層的,電視機前麵的觀眾,又想用有死宅們的喜愛,如果是傑尼斯那樣哪個團體拉出去都可以打出一片天地的能力還好,可如果是akb,尤其是想在女孩們還如此年輕,不像傑尼斯團體那樣年紀很大仍舊可以活躍的情況下做到,其實是很難的。
而在ax結束,單曲發售,握手會開始的這幾天裏,大洋彼岸的美國,深受罷工困擾的金球獎也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了本屆金球獎最終的獲獎名單。
金球獎頒獎前幾天,《入殮師》已經在奧斯卡獎的提名宣布上拿到了最佳外國語跟最佳攝影跟剪輯獎的提名,周曉知道,能拿到三個提名,除了片子以外,日本這邊輿論媒體的努力也非常重要,不過華語那邊對這部電影的幫助卻並不大,因為整個華語地區顯然會更加關注李安導演的那部《色,戒》,但很可惜的是,雖然金球獎跟這部片子一起進入了最佳外國語片的提名,可到了奧斯卡獎上,李安導演卻並未拿到提名,而是隻有周曉的《入殮師》進入了最後的決賽階段。
奧斯卡獎畢竟還要一個月左右才會開獎,金球獎這邊,拿著好幾個獎項提名的《入殮師》才是大家最為關注的。
但是……當最後的結果出來的時候,很多人卻失望了。
從大洋彼岸傳過來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報紙跟電視新聞,周曉的《入殮師》在金球獎上全軍盡歿,沒有拿到任何東西!
不論是最佳外國語還是其它任何《入殮師》入圍的獎項,當新聞發布會結束之後,人們發現最終入殮師沒有拿到任何東西,這毫無疑問是非常令人失望的,日本實在是太需要一個奧斯卡獎了,而這些年裏,周曉是整個日本娛樂圈唯一的希望。
沒錯,金球獎的確不是奧斯卡,大家沒理由失望,可大家也很清楚,金球獎被稱為奧斯卡的前哨戰也不是全無道理的,兩個頒獎禮的舉行時間隻相差一個月,又是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文化,金球獎的獲獎情況對於奧斯卡來說實在是太有借鑒意義了。
幾乎所有人都這下都覺得, 周曉在一個月後奧斯卡獎的路上不好走了。
就連azx方麵也是如此,在金球獎沒有得到任何收獲的消息傳來之後,整個azx都彌漫著一股令人非常緊張的沉默氣氛,尤其是周曉在的時候,這種氣氛更加令人尷尬。
其實周曉並不擔心,《入殮師》的優秀是被前世證明了的,但他又不能這麼跟公司的人說,說自己不在意嗎?不,這種話是不能說的,這部戲的拍攝,努力的不隻是他而是整個公司的所有人,他的一句不在意,可以說是他自己自信跟隨意的體現,卻也很容易引起公司員工們的失望情緒,所以這樣的話他永遠也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