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衝鋒的唐吉坷德(1 / 3)

2013年剛開始的日子,任何中日兩國相關的公司和個人都繃緊著自己的神經。

兩個國家,為了各自的想法做著各種事情,遭殃的則是那些夾在兩國之間的人。

這些人,有的是自己選擇的,有些則是不得已而為之。

周曉則是兩者都占一些。

不能選的是自己的身份,能選的則是他所處的位置,如果可以的話,他其實可以徹底的倒向某個勢力,這樣的話,就完全不用再思考去同時討好兩方了。

但是很可惜,他做不到這一點。

他隻能硬著頭皮在兩者之間尋找平衡。

所以當日本這邊再次對他出手的時候,他沒有任何辦法預防。

其實周曉是那種喜歡盡早做事情,相對於麵對危險,更傾向於把危險扼殺在搖籃中的人,所以,為了能讓很多事情照常運行,他也是在背後做了很多事情,但事實證明,當有些人處心積慮的想要對付你的時候,這些努力雖然也不能說完全起不到作用,可至少決定性的作用,是沒辦法靠這些前置的,背後手段能做到的了。

就好像之前小泉安倍說的那樣,他們其實也並不是多刻意的去要對付周曉,也不是真的看周曉有多不順眼,他們會這麼做的原因,單純隻是因為周曉剛巧擋在了他們的路上,而且偏偏是最大的一塊絆腳石而已。

最先發力的依舊是網絡上。

而且,最先爆出來的東西看上去跟周曉沒有任何關係。

爆炸,碰瓷,虛假宣傳,強買強賣……

網絡和電視上漸漸開始傳播各種各樣關於中國的新聞,這些新聞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但是這些新聞就能說明中國人有多差嗎?

為什麼這些新聞在中國很多都沒引起人們的注意反而到了日本卻火起來了?

很簡單,當這些新聞被放到中國網絡上的時候,新聞周圍還圍著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無數條新聞,中國太大了,巨大的中國巨大的網絡,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這麼多的人,可以說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奇怪。

在中國,全國幾百個城市每天發生無數的新聞,大部分這樣的負麵新聞都會淹沒在大大小小的其它消息裏,真正能引起人注意的太少了。

可當這些新聞被有心人弄到日本去的時候就不同了。

日本的網站和媒體也不是那種隻喜歡你好我好大家好新聞的,他們同樣清楚,越是那種聳人聽聞,充滿暴力內核或者作為對手卻吃癟的新聞越是會另讀者有興趣觀看。

再加上可以的引導,很快人們形成了一種習慣,網路上的編輯們開始特意的去尋找那些關於中國的,吸引眼球的新聞介紹到日本來。

這其中,尤以爆炸,造假跟凶殺之類的更容易讓日本的讀者們關注。

民眾總是很容易糊弄的,這樣的新聞多了,時間不長,隻是一兩個月,人們對中國的印象就開始逐漸改觀了。

以前人們對中國的印象逐漸產生了變化,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錯誤,他們單純隻是覺得網絡大潮來臨,開始對中國逐漸有了更多的了解。

而他們了解到的東西則是,中國一部分人漸漸有錢了,魔都等地方非常的發達,但是在這發達之下,還有幾億人吃不飽穿不暖,就算是魔都,背後也有很多黑暗,人們非常的自私,做很多過分的事情,汙染嚴重,街上都是碰瓷的老太太,買來的所有東西哪怕是大米也有爆炸的危險……

限於接觸信息的狹窄,普通人的視角總是片麵的,這些日本人對中國人的偏見簡直太正常了,中國人對日本人不也是有著各種各樣的諸多偏見嗎,因為最普通的兩國普通人們自然是沒辦法親自去了解自己以外的國度,深入的去認識這個國家以及國人的。

片麵的視角所造成的偏見,往往比一點都不了解對方更加傷人。

普通人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其實真的是很容易被左右的,認真要講的話,像媒體這種東西,當它們被授意要做什麼掌控輿論的事情之時做起來是很容易的。

所謂新聞自由,其實往往是在服務於政治需要的,當然也不是說完全沒有那種反政治的媒體,但很多時候,往往就連這種媒體的存在其實也是政治需要。

政治需要,政治正確,媒體和政黨往往靠這些,用較為隱秘和不那麼激進,看上去柔軟但其實也算是鈍刀子殺人的方式達到著自己的目的。

這樣的報道過去一段時間之後,再看日本人對中國人的好感度,占負麵情緒的感情提高了10%以上。

與此同時,想必對麵中國人那裏也是差不多的。

不過稍微有些不同的是,限於這些年身處的位置,所以中國人對有些事情上要誠實的多,大部分中國人雖然討厭日本,卻都承認日本比中國更先進,日本的社會現階段比中國更好,承認中國的確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