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過去的往事(1 / 2)

海德:“我恨爸爸,我恨媽媽。”

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有一座名為帕羅奧圖的小鎮,在這個小鎮的南邊的山景城裏,住著海德一家,海德和他媽媽。

帕羅奧圖的小鎮距離最近的大都市有近百公裏,唯有太平洋邊的一個犄角之處。這座小鎮約10英裏寬、6英裏長,其東部和北部由一座小山相連。

這是一座曾經繁華一時的伐木工業小城,還曾經是美國西海岸最為風流的淫窩,但那已經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隨著可用木材日趨減少和煤炭石油的大規模使用,這座小鎮的經濟逐漸衰退,直到十多年前鎮上開辦了汽車修理廠、大型超市之後,才慢慢的恢複了生機。

在小城的四周,出處是令人觸目驚心的樹樁,昔日曾經熱火朝天的廠房,今天則在陣陣暴雨和場場濃霧之間入鬼魅般閃現。

這邊是海德的成長之處,一座他用一生的氣力逃出卻又永遠無法擺脫的小鎮。

海德的媽媽告訴兒子,他的父親已經去世了,是為了救山林火災而死的。

可實際上,鎮上的人都知道,海德的爸爸是因為不想跟她結婚而逃走了,離開了這座小鎮。在周圍人的嘲笑下,海德終於知道了事實真相。

當時他才六歲,原本一直以為從未謀麵的爸爸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為國捐軀的英雄,海德從小都以此為榮。卻沒想到自己竟然是懦夫的兒子,從那以後海德就對父親痛恨不已,連帶欺騙自己的母親也恨上了。

海德的母親對她的兒子非常寵愛,但那是在清醒的時候,每當她喝醉酒變得頭腦迷糊時,就會把海德當成欺騙了自己的男人,不是痛罵一番就是猛打一陣,可是醒來之後又悔恨不已,對海德加倍的好。

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海德養成了沉默寡言的習慣,而他的母親卻承受不住長期的精神折磨,慢慢的變得行為古怪,有些瘋癲不正常起來。在旁人看來,她就是一位瘋婆子。

海德回憶說,“我曾是個極其幸福的孩子,但那是在我還沒有發現真相之前,而母親也還沒有發瘋的時候。”

此言不虛,海德小的時候很引人注目,他從小就表現出了唱歌跳舞的天賦,這也許有家庭遺傳因子。海德的母親曾經是鎮上名氣不小的歌手,很受大家的歡迎,她的吉他和鋼琴都彈得非常之好,家裏至今還擺放著一台破爛的舊鋼琴,那是她在做歌手時使用的工具。

海德自小便不怯當眾表演,他為鄰居、為母親、為朋友、為賣糖的老頭子不遺餘力地又唱又跳,還學會了表演各式小品。

可是自從海德發現了自己身世的真相之後,他就從歡樂活潑的小孩,變成了一個不名譽的私生子,而此時他的外貌長相也越來越像自己的父親,每當母親看到他時,總會心情不好跑去喝酒,一旦喝醉了的話,海德總要承受母親的痛罵和折磨。

這讓海德原本快樂之極的童年蒙上了陰影,開始變得內向,把什麼都藏在心底,被殘酷的現實給搞垮了。

海德曾經是一個十分熱愛媽媽的孩子,他每天都要好幾次擁抱媽媽並親親她的臉;當別的男人多看一眼她時,他都會非常憤怒。可是自從他挨了一頓痛揍之後,海德的心慢慢的冷下去了,變得對世間的一切都淡漠起來,毫不關心的樣子。

隻有他的朋友才知道,這隻是海德的偽裝,其實這家夥是外冷內熱,是屬於刀子口豆腐心的那種人。

周揚跟海德認識的時候,已經是七八歲的時候了,當時海德獨自一個人,而周揚作為鎮上僅有的亞洲小孩,同樣也是很少玩伴,大部分時間都隻能自己跟自己玩。兩個孤獨的孩子,很快就如同磁鐵一般互相吸引,逐漸的走到一塊,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小夥伴。

海德的母親不讓他跟附近的孩子玩,可是周揚卻成了例外,也許因為周揚是黃皮膚的亞洲人,屬於白人社會中除了黑人之外的底層之人,所以才會讓人感到安心一些吧。

兩人相處得非常之好,很有默契,有時候隻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夠讓對方明白自己所思所想。那個時候的周揚和海德,幾乎就好得就如同一個人似得。

當然了,他們之間不是沒有矛盾,隻是每次吵完架之後,過幾天就會和好如初。

不管怎麼樣,在周揚的介紹下,海德認識了唐娜,然後是凱索。他們四人很快就玩到了一塊,先是在唐娜家裏的地下室組建了一支樂隊,自娛自樂的玩起來,傑姬是最後加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