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七十年代的美國科技公司當中,有一件事情最為突出的話,那便是王安電腦公司發明了第一個以顯示屏為基礎的文字處理係統。
消息一傳出,似乎人人都感到這是個革命性的事件。
新聞界以前稱王安公司為“電腦公司”,如今,由於新產品大獲成功,便稱王安公司為“文字處理公司”。這種文字處理係統簡稱為WPS,它的問世也標誌著王安公司走向了曆史舞台的巔峰。
上世紀60年代初,王安公司成功研製了對數計算器,這種計算器的使用更加便捷,投產後,受到市場的追捧。
1967年公司計算器銷售額達到425萬美元,是上個年度的8倍。王安公司股票也在這一年上市,上市當日,股票被股東們普遍看好,以每股12.5美元上市,當天收盤的股價竟高達40.5美元。一日之間,王安家族成為擁有賬麵財富達5000萬美元的超級富豪。
可是科技公司的競爭非常激烈,就算是一時領先也很容易會被身後的追逐者給挑下馬來,要想壓住其他公司一頭,就得要一直不停的領先。
70年代初,計算器市場競爭激烈,利潤日漸微薄,加上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發成功,即將上市銷售,使得計算器市場前景暗淡。
王安經過分析,果斷地決定放棄所有型號的計算器的生產和銷售。十多年前,王安曾毅然決定下馬傳統產品磁芯的生產,成功轉型,但那時是船小好掉頭,此時計算器銷售額已占王安公司營業額70%以上,王安公司的第二次轉型風險相當之大,難度也相當之高。
當時公司所有人都反對王安的轉型決定,都想要深挖計算器市場的潛力,依靠這個產品將公司的輝煌延續下去。可是以王安的性格來說,一旦他決定了的事情就無人可以改變,而文字處理係統的成功,也證明了他的決策是相當成功的。
王安並非一拍腦袋就做出了決定,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選擇了文字處理機做轉型突破口,他派出一批人馬經過縝密的市場調研,深入公司和企業進行調研。
調研人員調研期結束後向他提交了一份報告,向他揭示了一個被人忽略的事實:在當時美國稍微成規模的企業中,企業在車間裏的設備投入,平均到每個藍領工人頭上,都在數萬乃至數十萬美元之間,而辦公室的文秘人員,其標配的固定設備是數十年不變的、價值才幾百美元的打字機,這導致其工作效率低下,同時其任務又比較繁重,大多數的文秘人員叫苦不迭。
當時,美國經濟也在轉型,製造業比重在下降,服務型的第三產業在急劇增長,坐辦公室的白領人員的數量在增加,辦公設備需求正浮出水麵,廣闊的市場情景在王安麵前清晰地展現出來。
王安看完報告後,隨即決定在文字處理機和軟件係統上投入大量研發力量。
當該文字處理係統正準備推出市場時,王安的外甥周揚卻跑來跟他大談特談什麼電子遊戲機、個人電腦之類的產品,想讓王安公司也研發這種產品。麵對這種異想天開的事物,王安一向都是持懷疑態度,加上在公司轉型的關鍵時刻,已經不允許他節外生枝。
於是在周揚還沒有講完之前,王安已經在心裏下了決定,“不管人家說得如何的好,就算是天花亂墜也要堅定的走完自己的道路再談其他。”
更何況,電子遊戲機、個人電腦這種東西在王安眼裏,這種產品一點用處都沒有,就算是研發出來了,也根本不會有人花錢去買來使用。就算是之後周揚跑到矽穀創建了蘋果公司,生產了MARSⅠ電子遊戲機,那也不過是小孩子的玩意。
王安想生產的是那種對企業和個人都有用途的產品,而不是這種糊弄小孩的“電子玩具”!
文字處理係列WPS確實相當有用,讓企業和個人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簡便了許多繁雜的文字處理工作。
就在這個係統推出的當天,也就代表著王安公司首次與IBM公司直接展開競爭。
1971年11月之前,IBM公司比王安公司的規模大224倍,王安想打入的文字處理係統市場有百分之八十在IBM公司的控製之下。然而,當這個WPS係統推出之後,立即引起了廣大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
鋪天蓋地的新聞消息出現在各大媒體當中,王安公司又一次走到了時代的前沿,成為了舉世矚目的高科技電子公司。
它奪走了藍色巨人IBM公司的光芒,對獨霸了文字處理係統市場的IBM公司產生了巨大的威脅,以致在WPS係統推出的當日,IBM公司的股票一瀉千裏,直到公司高管出手調動資金穩定股價時,才製止了這種情況繼續惡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