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意思便是唐武宗滅佛。當年唐武宗的哥哥唐文宗是想傳位給和他一樣信奉佛教的安王李溶,可是神策軍在傳旨意的時候,天庭玩了個手段,神策軍隻說了“迎接大”便再也說不出話來,而穎王李瀍長大高大魁梧,就迎接穎王李瀍做了繼承人,也就是唐武宗,唐武宗對佛教深惡痛絕,達到了“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
但是即便幾次滅佛,依然無法阻止佛教的在中國的發展。每次滅佛以後,佛教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玉皇大帝想到了大禹治水的典故,堵不如疏,既然佛教的發展是不可避免,那麼就不如為自己所用。所以在滅佛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在佛教中扶植自己的人,其中以東晉慧遠大師,唐代的善導大師為先,宋代的永明延壽大師為後,宣揚“淨土法門”,創立了中國佛教,主張不立文字,不求解佛經含義,隻要一心念“阿彌陀佛”,便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哪怕是在愚昧無知的人,隻要念“阿彌陀佛”,也可以達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願望,到時候不用自己去,西方接引三聖便會來接引。
其實這就是玉皇大帝以及天庭偷換了概念,因為佛教根本就沒有接引這個事兒,隻有道家才有接引,無論是日夜遊神,還是黑白無常,而一心隻念佛,更是讓佛教徒忘記佛教的本質,佛教是四聖諦教,隻念佛而不了解四聖諦,那麼就不是佛教,從根本上把佛教徒引入了另一個道路。
至於阿彌陀佛,那就更是子虛烏有,因為梵文中根本就沒有阿彌陀佛這個詞,是從阿彌陀婆耶這個詞臆造出來的,阿彌陀婆耶在梵文中是不死藥,甘露的意思。
在佛教中,釋迦摩尼說過,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也就是燃燈古佛,釋迦摩尼佛,和彌勒佛,武則天為了讓自己當皇帝更加的名正言順,便宣稱自己是彌勒佛轉世。佛陀從來沒有說過有阿彌陀佛。
更關鍵的是,淨土法門雖然一直宣稱自己的佛教,但是在印度找不著出處,因為淨土宗的初祖是中國人,而且淨土宗的一些處事方法和佛教格格不入,講究燒香拜佛,講究亡魂超度等等,這一切都是和中國的道家不謀而合,除了名字不一樣,其他的都一樣。
唐武宗在滅佛的時候,對佛教的各門各派都嚴厲打擊,唯獨放過了淨土宗,讓淨土宗成為中土佛教唯一的宗派,法相宗等迅速的滅亡。淨土宗也因為其“修行簡單”,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追捧,到了清朝更是把其他的宗派都吃點。
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裏說到:“在我們東土的人造罪了,大家來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假如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因為有了妄想雜念,也造了業,那麼他們往生到甚麼地方去呢?”可即便是如此,依然無法改變淨土宗一統江湖的命運,連禪宗的道庭少林寺,也拋棄了禪宗,不止西天二十八祖如今有何感想。
對於這樣的環境,佛陀也無可奈何,如佛陀在《遺教經》中所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難為了佛陀那顆慈悲救世之心了。”白靈槐的話中透出了冷嘲熱諷。
“善哉啊善哉。”苟雲寶居然雙手合十,把白靈槐的話接下了。
“九尾狐塗山放出消息,你們和龍虎宗天師道筆試之後,獲勝的一方將獲得鎮妖塔,所以,我們希望你和魏猛這一方能贏。”
“你們的目標,原來是鎮妖塔。”
“非也非也,鎮妖塔雖然是聖物,但是燃燈古佛還可以造的出,我們希望你們幫我們拿到地支星宿圖。”
白靈槐冷笑一聲,道:“你們釋家佛教好大的野心啊,拿到地支星宿圖,那你們豈不是可倒反天庭,一直殺到玉皇大帝的麵前了?”
天庭由二十八星宿護衛,而地支星宿圖便是調動二十八星宿的虎威兵符,釋家佛教居然想得到地支星宿圖,那他們下麵要做什麼,不用仔細想也知道。
“非也非也。白老太太,你又錯了,我們要拿到地支星宿圖,也絕不敢和天庭為敵,我們也是受人之托而已。”
“誰?”
“心宿辛月。”苟雲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