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抉擇(1 / 2)

“我想好了,我要做生意。”陳實堅定的聲音隨著一家人吃飯時的咀嚼聲響起。

他既不複讀,也不外出打工,更不能跟著父親一起在地裏刨食。

做生意,行話叫做創業,這當然也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不過虧本失敗的幾率遠遠大於成功,一般很少有人去嚐試,即使有那麼幾個膽大的,也總會有十之七八虧本破產,因此,這是一個高風險行業。

父親陳大忠默然無語,他一般很少說話。母親王萍愣了愣,似乎還沒有反應過來,因為她不相信老實的兒子有這麼大的膽子。隻有姐姐驚奇地問了一聲做啥生意?

陳實說:“炒米粉,炒河粉。”

陳實已經想好了,炒米粉是江西一帶的小吃,炒河粉則屬於粵菜,現在這裏還沒有這種吃法,對於米粉的吃法主要用煮,過幾年後炒粉才會傳過來,相當的火爆。炒粉的做法也非常的簡單,屬於不需要任何廚藝的小吃,易學易做,現在若是在縣裏開一家炒粉店,生意應該不差。

陳實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母親王萍問:“開炒粉店要多少錢?虧了怎麼辦?你會做嗎?”

陳實說:“媽,做炒粉很容易,就像炒土豆絲一樣,易學易做,本錢也不要太多,一千塊錢就行了,這一千塊錢就當我借你們的,若是虧本了我就出去打工好了,兩個月就能掙回來。”

“一千塊錢怎麼夠本?”陳婧問道:“一千連門麵都租不下來,我聽說租門麵都是按年算的,現在一個位置不太好的門麵,一年的租金起碼也要兩千以上。”

陳實說:“我不用門麵,在學校門口擺個攤就行了,最多買一輛三輪車。”

父親陳大忠點點頭說:“我看可以試一試,一千塊錢嗎!賠了就賠了。這做人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主見,既然你已經想好了,那麼就去做,隻要以後不要後悔就行。”

“不行。”母親王萍瞪著父親陳大忠,她的意思是要陳實再複讀一年,考一個大學,以後吃公家飯,安安穩穩,妥妥當當,不必要去冒險。

現在陳實隻要說服母親就能開始創業大計,他說:“媽,複讀也要九月份才開學,我先去賣炒粉,如果生意興隆就繼續做,虧了本我就回來,到時候您怎麼說我就怎麼做,您看這樣行嗎?”

“這……這。”母親王萍有些猶豫,不過還是否定道:“還是不行,風險太大,你要是虧了本,連複讀的錢都沒有,到時候除了出去打工還能幹什麼?”

母親這麼一說,陳實就有些泄氣了,母親是家裏說一不二的主,平時父親主外,她親主內,做出的決定很少改變,掌管著一家人的財政大權,自然要衡量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能隨便花。

陳實心裏琢磨著該怎麼說服母親,卻忽然聽姐姐說道:“貸款吧!我聽說貧困大學生有個助學貸款,我們家符合條件,貸三四千應該不成問題。”

有了姐姐陳婧的幫助,母親王萍雖然沒有立即同意,不過已經鬆口說隻要能貸款就同意,所以陳實的事情算是基本取得全家人的一致同意,接下來就是到信用社打聽貸款,敲定貸款後就可以開業了。

本來陳實以為要等貸款下來後才能開張做生意,不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中午村支書陶富貴的到來幫了他的大忙。

陶富貴四十來歲,因為當過兵,性格上比較開朗大方,說話時嗓門也大,像是個東北大漢。

“陳實在家呢?”遠遠的,陶富貴的大嗓門就傳來洪亮的聲音。

陳實喊他陶叔,找了個凳子給他坐下,倒了一杯茶水,問道:“陶叔來有啥事啊?”

父親已經下地幹活去了,隻有母親與姐姐跟他在家,因此招待陶富貴的事就落在陳實身上。

陶富貴說:“這不,我們村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大學生,上麵讓我來看看你們家有沒有困難,現在正搞助學貸款,若是你家需要盡管說一聲,三天就能辦下來。”

陳實一聽,心裏大喜,趕緊把母親叫過來,其一當然是為了貸款,其二是要說服她。

母親一聽村支書的話,心裏當然歡喜,家裏正緊得慌,能貸款當然是好事,她問村支書道:“支書,這能貸多少錢?利息怎麼算?”

陶富貴嗬嗬大笑說:“嫂子,助學貸款是無息的,我看你家的情況,貸三四千不成問題,主要看你家需要多少。”

陳實在一旁插嘴道:“那當然是越多越好了,誰還嫌錢少啊?”

母親一拍他的頭,罵道:“你不怕撐著?到時候還不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