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衣錦還鄉(1 / 2)

一輛小貨車行駛在彎彎曲曲的盤山路上,由於道路沒有鋪上水泥和瀝青,非常的顛簸,路上坑坑窪窪,車子東一晃,西一搖,爬山涉水,翻山過橋,一路向著陳家村駛去。

陳實坐在副駕駛位置,身體向前傾斜,盡量往前麵看去,眼睛都快要蹦出來,可家鄉的麵容還沒有看見。

昨天之前,他安排好了一切,告別了眾人,正要去車站買票回家,卻又忽然想起家裏辛辛苦苦勞作的父母,因此又折回來買了很多東西,給父母買了幾套衣服和一些補品,給弟弟妹妹買了些學習用具,課外書籍也買了很多,給姐姐買了個行李箱。最後他又買了一台電視,這麼多的東西一個人當然帶不走,於是他就找了一輛順路的貨車,給師傅一點運費順便捎帶著一起來了。

現在想要找一輛通往家鄉的車子是很難的,不過他的運氣不錯看,剛好遇到一個在鄉鎮做生意的大哥。

這個大哥姓王,叫王進。前世陳實也聽過他的名字,後來公路開通,他買了大巴車,專門跑客運,生意做得不錯,陳實回家都是做他的客車。現在他隻是個販賣一點雜貨的小販,不過也算比較有名氣,因為他有一輛小貨車,進出縣城比較容易,托他辦事的人也比較多,所以附近鄉鎮認識他的人不少。

“再有十來分鍾就到了。”陳實一邊向前看去,一邊對身邊的司機王進說。

王進嘴裏叼著煙,專心開車,一邊還分心和陳實說道:“我知道,我對陳家村熟悉得很,你們村裏常常有人托我辦事,有個叫陶富貴的你認識吧?”

陳實當然認識,陶富貴正是村委書記,也是村長,當過兵,為人也好爽。他道:“認識,他是我們村委書記。”

王進又道:“你姓陳,我不知道陳大誌是你什麼人?”

陳大誌是陳實的叔叔,不過不是親叔叔,算是堂叔,他和陳實的父親關係不錯,兩人經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與陳實也親近,由於他年紀隻比陳實大十來歲,因此,陳實小時候幾乎是跟在他屁股後麵玩大的,現在他在外打工,聽說是在做建築,很苦很累的活兒,而且危險係數也很高。

陳實驚訝於王進居然認識堂叔,好奇地問道:“你怎麼認識他?他是我堂叔,現在在省外打工,很少回家。”

王進嗬嗬一笑道:“我也在省外打過工,就是在外麵跟他認識的,我受不了外麵的苦,所以攢了點錢回來自己做點生意,勉強能糊口。”

一說到陳大誌,兩人的關係就拉進了很多,他們從陳大誌開始聊,然後相互說了各自的情況,特別是聽到陳實獨自在縣城闖出一條道後,王進不由自主地看了看他,眼中多了些佩服,看的他眼神不再是一個大人看小孩子那種高高在上。

不一會兒,陳家村已經在望,家鄉熟悉的一切慢慢映入他眼裏,雖然隻離開了兩三個月,但是對陳實來說像是距離了十幾年。從外出創業開始,他的一顆心都還在前一世,似乎已經把家鄉忘記了,知道夜深人靜時想起父母,想起姐姐和弟弟妹妹才恍然大悟。

現在家鄉在望,他眼睛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淚水在眼眶裏不停的打轉,一滴一滴掉了下來。王進專心開車,沒有看到他的眼淚,否則一定會笑話他。

貨車下了一個坡,直接駛在平坦的河邊上,然後又爬上一個小土丘後停在一棟小平房前。這間小平房就是村支書陶富貴家,這裏不但是村裏最好的一棟房子,而且房屋前的一個小廣場還是村裏開會的地方,村支書的辦公也在自個家裏,所以,村裏人有事無事都會來此。

車輛停下,在小廣場上玩鬧的一群人頓時看了過來。

這些人都不過是十來歲的孩子,最大的也不過十四五,上初中而已。看到陳實從車上下來,有人立刻就認出了他,驚呼道:“是陳石頭。”

陳實在村裏的外號叫陳石頭,無論大小,幾乎每個人都這樣叫他,隻有父母叫他小石頭。陳實見怪不怪,對一個跟他關係比較熟悉的小孩道:“虎子,去把陳東叫來幫我搬東西。”

虎子是堂叔陳大誌的兒子,今年隻有十歲,剛上三年級,與陳實比較熟。

“石頭哥,叫東子哥幹啥?”虎子一愣一愣不解的問。、

陳實生氣道:“你問那麼多幹什麼?讓你叫就趕緊去,你就說我回來了,讓他幫忙搬東西,快點,用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