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製定戰略(1 / 2)

武老板原名武江,年輕時在外打工,後來受不了上司的刁難,因此回家自主創業,於是,他從銀行貸了款,創辦了這家造水廠,一開始,市裏麵的造水廠比較少,因此他算是搶了先機,桶裝水市場被他占領了將近一半的份額,銀行的貸款也還上了,家裏也住上別墅了,開起小轎車了。不過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的信心膨脹,驕傲自滿,開始進軍瓶裝水。誰想到,他的瓶裝水一敗再敗,從一開始的雄心勃勃,到後來的心灰意冷,一直到破產,這個過程就像是坐過山車一樣。就連他的創業也像是坐過山車一樣,自從瓶裝水出了問題,生產出來卻一直賣不出去以後,他的桶裝水的銷售額也逐步在下滑,苦苦撐到現在已經算是老顧客給麵子了。

現在,他雖然破產了, 不過還是掌管著水廠。與之前相比,他現在幹勁十足,畢竟盈虧跟他沒有關係,隻要有一份活幹著,他就能走出失敗的陰影。

他沒有辜負陳實和劉成的期望,自從劉成拿出了二十萬的流動資金後,他馬上就給工人發了欠缺的工資,然後開始組織銷售人員到處跑。為了打開銷售市場,陳實建議工廠裏麵的員工若是有自願的,馬上就可以轉為銷售人員。製造的員工工資是死的,獎金再多那也就是那麼一點點,每年能多出一點點他們就高興了。不過,銷售人員的工資可不一樣,首先他們有底薪,雖然比不上製造人員的資本工資,不過勉強能糊口。其次就是提出的問題。賣得越多,工資也就越多,如此馬上就提升了銷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而且,陳實還給提出,工廠裏麵的製造人員也可以兼職銷售,隻要不影響生產,不過兼職可不能給底薪,直接給提出。

如此一來,製造員工裏麵,思想活絡的人就開始動腦筋了。他們本來就是附近的人,人際關係不錯,若是誰家要桶裝水,他們馬上就推銷自己工廠的水。如此,雖然不一定很快見效,但是總會有效果的,工廠裏的人員不少,他們自己本身就需要喝水,如此家裏的桶裝水當然第一個選擇自家工廠。

武江上任後,首先幹的就是提高銷售,生產上的事情有其他負債人,因此他就專心搞銷售。這人一專心,幹起事情來就容易出成績,你還別說,這武江上任三天後,馬上就談下了一棟大樓的桶裝水業務,一下子就緩解了工廠的窘境。

當這比生意談成後,陳實興奮得說道:“之前武老板你怎麼沒有這樣的魄力?現在不到三天就讓你打開了銷路,若是如此幹下去,不用到年底,工廠的銷售額就 會翻倍,你還清債務也是有可能的,當初為什麼如此沮喪?”

武江苦笑道:“當時我是老板,管的事情多,沒有那麼多時間跑業務,工廠剛剛開始生產的時候就是我跑業務,拉訂單的,現在不過是幹會老本行而已,看來我隻適合跑業務,做銷售,不適合當老板,以後還是別叫我老板了,這樣別人會誤會的。”

陳實笑道:“好吧!那以後我就叫你武哥。”

武江道:“別,我可不敢當,你是老板,我是員工,怎麼能叫我哥呢?”

陳實沒有理會他,照樣叫武哥。之後,陳實和劉成商量了一下,覺得桶裝水的業務照樣要搞下去,不過水廠要開始轉向,搞瓶裝,搞飲料,等穩固之後就搞甜酒開發,一定要把甜酒搞成啤酒一樣暢銷的飲料。

生產等事兒全部不用陳實操心,一來有劉成在,二來有武江在,他們兩個看著,陳實也放心,他主要在大方向上提建議,做個決定。工廠他做出的決定就有三個,一是桶裝水業務的擴張,首先要恢複原來的銷售額,其次要擴張,看準時機,找準方向大膽的去幹,提升銷售人員的積極性,發動工廠裏的員工們做兼職銷售。還有一個重要的情況就是人民廣場快要建好了,陳實提醒武江注意,一定要把人民廣場附近的商戶拿下,隻要拿下這一批客戶,他們銷售份額就擴張了百分之十左右。

他做的第二個決定就是瓶裝水,原來工廠生產的瓶裝水全部銷毀,他大概看了一下,原來武江生產的瓶裝水有幾大缺點,首先他沒有取一個簡單而富有內涵的名字,其次瓶子的設計太差,一點也不美觀,看上去笨拙得像個土豆,其次,雖然是水,但是也要有特點,比如礦泉水,裏麵富含人體所需的礦物質等等。所以,陳實就讓重新設計瓶子,重新起名字,還有要找代言人,這點由他負責,當然暫時還不能成,或許要到年底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