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後,眾人再次出發,這次照樣開得不快,不過,在下午四五點左右的時候趕到了縣城,在縣城,他們要帶兒子去醫院看看,先確認一下,看看兒子是有沒有問題。
在縣醫院門口停下車後,陳實讓剛子和李強看好車,然後帶著家人去了醫院。
排隊掛號後,不一會兒,見到了醫生,經過醫生簡單的檢查,兒子並沒有任何問題,不過,陳實心有疑惑,因此問道:“醫生,為什麼他一上車就哭?怎麼哄都不停,後來是哭累了才睡著的,是不是他暈車?”
醫生說道:“或許是環境改變後他不適宜,這才哭泣的,我檢查了一下,他並沒有任何問題,你們放心好了。”
聽到醫生肯定的回答,一家人這才放心下來。
兒子畢竟是陳實手心裏的寶貝,也是一家人手心裏的寶貝,任何人都不希望他出現任何問題,因此,來醫院檢查一下是特別有必要的。
確認沒有任何事情之後,陳實等人馬不停蹄,馬上就出發,他們必須在今天天黑之前趕到家。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陳實的緣故,從縣城到他老家的公路居然修通了,不再是以前的土路,而是鋪上了水泥,雖然隻是兩車道,不過在這蜿蜒盤旋的山脈上能鋪上公路,已經足夠了。
曲曲折折的路上風景卻是不錯,已經是秋天了,兩旁山峰上的樹葉黃的黃,紅的紅,掉落的掉落,隨風飛舞的隨風飛舞,到處都是一片秋日的景象,非常的喜人,非常的美麗。
他們是順著一條河水向上走的,公路就在河水的兩旁來回向前,有時要翻山越嶺,有時要過橋過溝,從前的時候,因為沒有鋪上水泥,很多河溝也沒有搭橋,而是直接從河水裏淌過,現在可好了,高懸的橋梁搭上了,不但比從前快很多,而且安全很多。
在河溝的兩旁不時有些寬闊地帶,這就是雲貴川一帶特有的壩子地形,也是雲貴川一帶的農業密集的地帶。在這種地形裏麵,兩麵都是大山,大山上有些是梯田,有些則非常的陡峭,隻能長些喬木和野草,有些則是懸崖峭壁,連野草都沒法生長。
壩子裏麵的糧食正等待著收獲,有農民不時從農田裏麵來來回回,進進出出,顯然是在忙碌。
壩子裏麵有些是種植稻田的,不過也有很多是種植玉米,玉米的還是青色的,葉子雖然還沒有枯敗,可玉米早就熟了,有人背著背篼在裏麵掰玉米,有人提著鐮刀砍玉米稈,不一會兒就把稈子聚在一起,搭成一個玉米稈草堆子。
陳實家裏也是種植玉米的,他沒少幹這樣的活,不過這一世已經沒有幹過了,因為他重生的原因,家人都沒有提過鐮刀了,家裏的土地都包給別人種植,就連閑不住的父母都懶得下地了,隻是偶爾種點蔬菜,大蒜和蔥,或者一些香菜,等等。
農村裏麵,十來歲就是很好的勞動力了,因此,放學後的孩子們都要幫忙,收貨的時候最是辛苦,雖然今年的收成很好,不過孩子們一定感覺不到收貨的喜悅,他們隻會覺得很苦很累。
這是陳實親身的體會,當時他不但砍玉米稈子,還要背玉米回家,一個背篼裏麵,少說也是四五十斤,若是等他十七八歲左右,那是一百二三十斤也不是問題,他估計,此時自己最多能背一百斤,而且,背著最多能走一分鍾,一分鍾紅若不休息,估計他要趴下了。
在這裏,農業機器是很少使用的,因為地行的緣故,天然就拒絕大型的農用收割機等,因此,從播種到收獲,以及中途打藥除草等等程序,完全是靠著古老的辦法,用人工親身去做。
在西南地區的農民是最苦的,若是在平原地帶,可以請收割機,請播種機,請插秧機等等大型的農用機械,可在這裏,所有的事情都要親手去做。
陳實隻是凡人,他雖然不喜歡這樣的活計,雖然不喜歡看見家鄉的人們還是如此的辛勞,可是,他沒有任何的辦法,他改變不了什麼。
或許,現在腳下的路就是一個很好的改變,隻是他還不知覺而已。
他估計,這條路應該是縣裏麵為了他的養殖場而修的,因為養殖場有了非常不錯的經濟效益,規模一直在慢慢的擴張,所以,政府撥款修建一條路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也因為他的養殖場帶動了當地的經濟,因此,現在的家鄉雖然表麵上沒有什麼變化,還是和從前一樣,不過內在卻是逐步在改變,一步步正在想著富裕小康奔去。
夕陽西下了,他們幾乎是在和夕陽比賽,看看是夕陽下得快還是他們走得快,一路雖然沒有飛奔,可是速度也不慢,若不是為了照顧兒子,陳實早就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