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旬老太詐騙千萬(1 / 3)

創業之道

作者:柳子奇

隻要先付錢買下她提供的黃金,走過幾條街,賣到她介紹的回收黃金的珠寶店裏,1000克就能馬上賺1萬元。

最近一段時間,福建泉州的許多家庭都生活在希望與絕望的煎熬之中,他們都在苦苦等待一船不知何時才能到達的黃金。

多金“幹媽”的黃金財路

2009年春節前,經一位朋友的前妻介紹,熊大思認識了陳秀珍。

這年熊大思36歲,本命年。他十年前從江西老家到福建泉州打工,剛娶妻成家,公司打算“做些正當生意”——此前熊大思經營著一家“香港鑫生投資有限公司”,從事“信用卡套現”,由於處於灰色地帶,他正思忖著轉型。

陳秀珍年約六十,頗顯富態,操著濃重的閩南口音,自稱已成為香港居民。

彼時陳秀珍說女兒要買房,向熊大思借了6萬塊錢,承諾月息6%,即月利3600元——如果存銀行的話,當時月利率才0.45%,陳秀珍付的利息是銀行的十多倍。

於是熊大思將新婚妻子帶來的嫁妝——恰好是6萬元借給了陳秀珍。春節過後,陳秀珍連本帶利一起還了。

此後,陳熊兩家來往密切。熊大思的妻子回憶,“陳秀珍當時送了很多禮物給我們,先是送衣服,後是送黃金首飾。”兩家關係迅速升溫。一個多月後,陳秀珍認了熊大思為她的幹兒子。

“幹媽”似乎成了熊大思事業上的“貴人”。她指點了一條財路:熊大思隻要先付錢買下她提供的黃金,轉手賣到泉州經營黃金回收的珠寶店裏,就能獲取豐厚的利潤。

“陳秀珍告訴我,這是從海外走私來的黃金,比國內的便宜,賣出就能賺錢。”熊大思表示,陳秀珍提供的既有金塊,也有黃金首飾。品種大部分是“9995”的二號金。

“一買一賣,每克盈利5-10元。”熊大思還記得第一次買賣黃金的情形:2009年5月前後,黃金的國際價格在260元/克左右,熊大思先付24.5萬給陳秀珍,兩三天後即拿到1000克黃金,“我的手下接了貨後,隻需要走過幾條街道,以25.5萬賣給珠寶店,馬上淨賺了上萬元。”

更為“走運”的是,經陳秀珍的牽線,熊大思還找到了一個好“下家”——浦西街鑫源珠寶店。熊大思曾經比較了泉州當地各家回收黃金的珠寶店,鑫源珠寶店出價明顯高於其他人。熊舉例說,當黃金的國際牌價為307元/克,鑫源的收購價是304元/克,僅少3塊錢,而其他多數回收店報價都在300元/克以下。

鑫源珠寶店的蔡姓老板,對熊大思所賣黃金“來者不拒”。該老板與陳秀珍一家熟識,陳的兩個女兒楊珊珊和楊婷婷也多次出現在交接貨物現場。據熊大思介紹,該店隻要驗證過黃金是真的即可,不需要出示任何資料。

陳秀珍為什麼如此“無私”將整條生意通道都介紹給人?據熊的回憶,當時陳的解釋是,因為她擁有的是香港居民身份,“不方便”去店裏賣黃金;而且陳希望讓這個幹兒子分享“龐大的黃金走私集團業務”的利益。

黃金財源發生意外

“好景”隻持續了半年左右。

很快,“幹媽”的黃金“斷貨”了——熊大思按照慣例先付錢給陳秀珍,卻再也拿不到黃金了。

陳秀珍說了很多理由:負責跑關係拿貨的人背叛了她,收了錢就跑路了;她背後的大集團冶煉了一爐的黃金後,她在派係的激烈競爭中落敗,沒有分得黃金;臨近年末,海上緝私的邊防官兵和警察很多,監察太嚴,不敢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