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義州匪事(1 / 2)

無論多麼正確的決策,執行起來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盡管趙戎在第一時間下達了分散突圍的命令,但在強悍的北蠻國騎兵的絞殺下,最後突出重圍的也不過二十幾個人。

趙戎帶著這二十幾個兄弟,四處流亡了一段時間,最後走投無路,才上了雞頭山落草當了土匪。

雞頭山所在的義州,是個盛產土匪的地方。首先,義州多山。山高林茂,不當土匪真對不住這塊風水寶地。再說,土匪這職業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門檻低到可以忽略不計,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健康還是疾病,隻有你說一句“我願意”,這事就成了。還有就是啟動資金低,隻要有半袋野菜雜麵餅就足可以開工了。當年,張三就是被沒耳虎用一個雜麵餅給收上山的。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義州匪事興盛,關鍵在於這兒的營匪環境好。官匪之間魚水情深,是義州的優良傳統。在義州拉竿子帶隊伍,沒人官府的人罩著,也不是說不行,不過象西遊記裏麵的白骨精一樣被打得連毛都不剩一根的幾率會大大增加。官府裏的人平日有錢拿,等狠狠撈上他幾年,然後再找個不長眼的山寨一剿,這樣以來資曆有了,政績也有了,想不提拔都難。所以,隻要是按時孝敬,官府對土匪向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義州也就成了有誌於土匪事業的人創業的天堂!

在這洶湧的創業大潮中,有一朵小小的浪花,那就是沒耳虎。想當初,沒耳虎的隊伍才開張,攏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那時,恰虎哥少年,風華正茂,土匪義氣,揮斥方遒,還給自己取了一個很威武的綽號喚作“下山虎”。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下山虎第一次下山就讓鏢局裏的鏢師用彈弓射掉了兩支耳朵,瞬間就從威風凜凜的下山虎變成了灰頭土臉的沒耳虎。雖然他因此成為業界的笑話,但事情總有兩麵性,至少讓人記住了義州有他這麼一號人物。

下山虎也好,沒耳虎也罷,老虎總是要吃肉的,要是老躲在山上吃野果、飲山泉的那就是猴子了。這時,沒耳虎才發現原來在義州,土匪這個行當也不好幹。義州攏共然這麼大,從業人員太多,同行競爭太激烈,僧多粥少,想吃飽飯真實不容易。

在二當家上山之前的那段日子裏,沒耳虎的日子過得艱難,但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簡言之就是挨揍的時候比搶劫的時候多,挨餓的時候比挨揍的時候更多。這樣的日子張三作為親曆者感觸很深,但他卻無怨無悔,這麼多年下來,對山寨始終做到了不離不棄。因為他很清楚,就憑他的本事,能收他的山寨比起沒耳虎來不可能好多少,隻會是更糟。

相對於二當家,張三算得上是山寨的老人了,二當家上山的時候他就在現場。當時的情景有些尷尬,那天巡山的嘍囉回來稟報,說山下來了肥羊,於是沒耳虎帶著兄弟綠著眼睛就下了山。這次老天真的開眼了!沒耳虎激動得都要哭了,整整一車的穀子,隻要一個老頭推著,還沒有保鏢,這樣再不搶的話,那可就真是沒有天理了!

這種情況下,沒耳虎一般是衝在最前麵的。他上前一把就把老頭推了個四腳朝天,接下來就是推車子的,自己堂堂一個大當家,推車子這種粗活自然是不會做的。不過,他等了半天,也沒見人過來推車,心裏惱火地很,一扭頭就看見了正在發呆的張三,於是張口大罵:“張三,你個倒黴催的貨。你娃睡著了嗎,還不他娘地過來給老子推車。”

張三還真不是個懶惰的人,他隻是不知道自己應該上前去推車罷了,直到聽見沒耳虎喊他,才急忙小跑著過來。當張三走到沒耳虎身邊時,沒耳虎照著他的屁股狠狠地踢了一腳,這才算解恨。

張三推著車子在前麵,沒耳虎哼著小曲跟在後麵,眯著眼睛享受搶劫的快感。

“沒耳虎,你個天殺的,連喂豬的陳年穀子都劫,你還是不是人?”老漢一眼就認出了沒耳虎,義州雖然多匪,但沒有耳朵的土匪卻隻次一家,別無分號。接著老漢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著罵了起來。

沒耳虎覺得這個老漢確實有點過了,其實一些事情懂得就好,何必說得這麼直白。惱羞成怒的沒耳虎決定要好好教訓一下這個不開眼的老貨。那老漢見沒耳虎拎著把崩了口的破刀,氣勢洶洶地衝他殺過來,急忙跳起身來,一溜煙跑了。他倒不擔心沒耳虎會殺了他,退一萬步說,就算沒耳虎真的有殺人的膽,他手裏那把破刀也砍不死人。老漢擔心的隻是會是被砍傷,已經折了一小推車穀子了,要是再搭進醫藥費去,那可就折大發了,所以腳下步子邁得很快,沒耳虎跟在後麵追了二裏多地,竟然沒有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