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在庚樂晨的逼問下,藍海辰險些就開口回答“不是”。還好在最後一刻,藍海辰及時反應了過來,製止了自己下意識的回答。
方才庚樂晨問的是“是不是這樣一張合約”,這個問題聽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不妥,但卻在暗中設下了陷阱。
因為這個問題成立的前提,是藍海辰知道有這樣一張合約。在這個前提下,庚樂晨問“是不是這樣一張合約”才成立。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庚樂晨的問題應該是“有沒有見過這張合約”或者“從這張合約裏你看到了什麼”。
藍海辰當然見過類似的合約,因此下意識的就想回答“不是”。
如果藍海辰真的那麼回答了,就鑽入了庚樂晨設下的思維陷阱,就表明藍海辰確實見過這麼一張合約!
到那時候,庚樂晨就可以百分百肯定,藍海辰有問題!
“這什麼亂七八糟的,我跟本沒見過這種鬼畫符!”藍海辰在最後一刻改口道。
“好險,險些就露出馬腳了!在這個庚樂晨麵前果然不能有絲毫鬆懈,指不定哪裏就會給你來個陷阱!”藍海辰心裏很擔憂,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到最後。
“你見過這麼一張東西吧?”庚樂晨又問,語速依然很快。
“沒有見過。”在刀刃摩擦聲的催促下,藍海辰不得不跟隨庚樂晨的節奏。如果藍海辰擅自打亂節奏,紅發黑衣人的拳頭一定會毫不留情的落下來。
“這個合約是在櫃子裏找到的是不是?!”
藍海辰剛要開口回答,腦中的紅燈突然又亮了起來,這個問題裏同樣有陷阱,而且是兩層!
這個問題也有一個成立前提,那就是藍海辰找到過合約。
如果藍海辰敢說出“不是”,就表明他承認這個問題的成立前提,也就是說他確實找到過合約!這個陷阱就跟第一個問題一樣。
有過之前經曆的藍海辰當然不會上當,因此他下意識的想回答“我不知道”。但這幾個字剛要出口,藍海辰又發現了不對!
庚樂晨問的是“這個合約是在櫃子裏找到的是不是”,而庚樂晨剛才確實是從櫃子裏找出的這份合約。
也就是說,庚樂晨這個問題其實隻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一個藍海辰已經看到的事實。
如果藍海辰根本不知道合約的事,他會第一時間認識到這一點。
而如果藍海辰回答“我不知道”,那證明藍海辰其實已經想多了,也就說明他知道一些“別的事情”!
“好陰險!差點著了他的道!”藍海辰臉上流過一絲冷汗,這個庚樂晨真是令人防不勝防!
“這不是你拿出來的嘛。”還好藍海辰在最後一刻反應了過來。但他的擔憂更深了,這樣下去自己真的能撐到最後嗎?
“這個你見沒見過?”庚樂晨又指向那個拿出合約的櫃子。
“沒有。”藍海辰說,盡管他明白庚樂晨指的是家裏的衣櫃。
“但我們得到消息你是見過的。”庚樂晨還不死心。
“我沒見過。”藍海辰搖頭道。
“你到底見沒見過!”庚樂晨又問,語氣裏已經有些憤怒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