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曆三十年,冬初。
欽監為帝國帶來了一條消息,今年的冬將來的比較早,也將持續很久,亦即今年冬與明年春的間隔會很長,或者,這一年已經沒有了晚秋之,明年也沒有了早春的法。
欽監的各項數據都在表明,這一年的冬將會非常漫長。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冬長一些的意義不過就是冷的日子久些罷了。但對於項武以及帝國軍部的人來,冬一旦變長,這就有著很多可能。
鐵黎國於多年前,在霧囚穀被項武與書生用奇謀和公輸家的兵器大敗過。但帝國與鐵黎國都很少能取得某種大意義上的勝利。
進犯帝國的鐵黎國未能拿下霜川,而帝國雖然多次告捷卻也隻能止步於霧囚穀。再往後的雪鳩城卻一次也沒有到過。
因為霜川是北部的國家通往帝國的唯一入口,而霧囚穀也是帝國征討鐵黎國的唯一去路。狹路相逢,便很難有計策與兵法發揮的空間。
鐵黎人生於極北之地,在中土以及南蠻秘境的通稱中,這些人有很多名字,北蠻子,冰魁人之類的,都在表明一點,那便是鐵黎國人極其善戰。他們是生的戰士。若非帝國有項武,治兵奇才,雄將之下無弱兵,恐怕霜川早就失守。而霜川一旦失守,鐵黎人進攻的路便多了。所以霜川不能丟。反之於鐵黎國也一樣,如果霧囚穀一旦失守,那麼帝國軍隊進攻的路也多了。
但就如前麵所言,誰也攻克不下誰。因為鐵黎人總是於夏到來之際潰敗,繼而退守霧囚穀,不再分兵冒進,也不給項武機會。事實上,多年來項武與鐵黎人打交道,帝國時刻處於危機中,卻又總能逢凶化吉。
因為冬不長,帝國有項武鎮守邊關,則即便於極北之地帝國軍隊不是鐵黎人的對手,但總能在夏到來前,守住帝國疆土。
所以,冬變長,這對於帝國來,是極其不利的一個消息。這個冬,或許會發生很不好的事情。
好在,凜冬到來前的那個短暫的秋,帝國與江湖發生了一些兩相利的局麵。
秋雖然短暫,但確是個多事之秋。
在這個秋,帝國損失了一位帝星將,死因到現在還在查。也是這個秋,原本的一堆武林暴亂分子,齊聚京都,召開武林大會,帝國雖然看起來並未介入,但實際上,京都的守衛比以往要嚴很多。
武林大會結束後,項武在某一,深夜進入皇宮,求年輕的皇帝召見。
二人談了大半夜。守在門外的太監總管多次想要提醒皇帝陛下夜已深,但都被罵了出來,本該是以為陛下心情不好,卻又接連聽到皇帝陛下大笑。
這次對話,很快在皇宮中傳開。因為以往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情形,臣子將軍夜訪皇宮與皇帝徹夜長談。
百官都在想著,到底發生了什麼皇帝陛下如此高興,但過些日子他們也就忘了。隻是……
隨後幾日上朝,人們發現朝堂之上有些變化。
往常議論朝政,多是百官提出建議,由宰相言番定奪,然後皇帝批準,或者百官閉言,言番提出諫言,然後皇帝批準。沒有過任何例外,亦即皇帝不批準。
言番權傾朝野,從朝堂之上的獨攬大權便可窺見。如今,大多事情似乎還是如此,百官提出建議,言番定奪,皇帝批準,或者言番提出諫言,皇帝批準,但十餘條諫言裏有好有壞,遇到極壞的那種,往日裏年輕皇帝也都是全權交給言番。可這幾日,百官慢慢發現,情況變了。
朝堂上大多事情還是言番了算,年輕皇帝對言番的態度沒有絲毫變化,談不上恭敬,但那種麵上的依賴和言聽計從的神態還是半點沒變。可皇帝在有些諫言裏,開始不再批準。
這在百官看來,雖然大多是一些芝麻蒜皮的微政,但依舊震驚,因為他們印象裏,年輕皇帝似乎從來沒有在朝堂上反對過言番。
最讓人不解的是,言番的態度也變得很客氣。皇帝一露出思索的神色,言番便主動的提出另外的方案。
於是朝堂裏的百官瞬間懵了。
知道原因的,隻有四個人。
言番沒有對皇帝似乎開始管理朝政表現出半點不滿。二人宛如多年的老友一般和諧。隻是沒有人知道皇帝心裏一直罵著老狐狸這樣的字眼,言番心裏對皇帝越來越警惕。
造成這一現象的,自然是源於那場深夜裏的對話。
但那場深夜裏的對話,則是源於秋的武林大會。
那場大會是江湖與帝國關係修複的一個轉折點。同時也是皇帝的一個轉折點。項武深夜來訪沒有讓皇帝趕到半點不滿,反而是滿心歡喜,因為他知道,局麵變了。
言番還是宰相,他必須還是對言番表現出足夠的依賴,但從此他不需要擔心言番扳倒項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