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聖母思凡壓華山(1 / 2)

“啊?你那義弟的母親,可是當年鎮守華山的三聖母……”一聽敖春敘述自己被哮天犬追殺的原因,聯想到他的姓名和背景當即心裏一動,把自己猜測問了出來

敖春愣了下,隨即還是點頭道“不錯,正是三聖母”

“三聖母是誰呀,很出名嗎?不過她可真了不起,竟然敢和凡人相戀,哎呀,二郎神太可惡了……”一邊的小青好奇的發表者自己的言論。

一一二人對視一眼,無奈的搖搖頭一一解釋道“當今的玉皇大帝有一個妹妹叫瑤姬,她長得絕世傾城而且法力高強。一次下凡時,她不顧天條人神不能通婚的森嚴戒律,因為與夏朝書生楊天佑共用一顆心,愛上了楊天佑,並願與之隱居桃山,共度一生。後來,他們有了三個兒女,大兒子楊蛟,二兒子楊戩(額間天生神目,擁有無限法力),三女兒楊嬋。這楊嬋也就是三聖母了。

三聖母作為瑤姬的第三個女兒,二郎神楊戩與大哥楊昭的三妹。在母親被天界抓捕時,與二哥幸免於難。在二哥拯救母親對抗天界之時獲得了先天法寶—寶蓮燈的持有權。天界敗於楊戩之時,天界無奈,將楊戩冊封為二郎真君,楊嬋冊封為西嶽華山的三聖母,享受人間香火,成為神仙後三聖母居住於西嶽華山上的聖母宮裏。有一個貼身婢女名叫靈芝,也叫朝霞。

三聖母,聰明美麗,心地善良。因為得到了寶蓮燈,也間接的得到女媧娘娘的傳承,修成不小的神通,所以凡是遇到天旱,她便呼風喚雨,遇澇,她施力排除,鄉親們有了難處前來求她皆有求必應,抽簽問卜無不靈驗,在她的關照下,這裏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們十分感激她,都尊稱她為“華嶽三娘娘”。為了報答她的恩德,便給她在西嶽廟裏專門為她修了一座廟宇殿內供華山三聖母即華嶽三娘及和三聖母侍女靈芝。”一一把自己知道的關於三聖母一家的傳說敘述了出來,這邊的小青二人靜靜的聽著,就連敖春也頭一次聽聞他們的具體來曆

看著二人聚精會神的聽講,以及歎了口氣繼續道“按理說,三聖母得到如此機緣,隻要苦心修煉,日後成就大道不是難事,奈何天意難測。這一年王母娘娘舉辦千年一次的蟠桃盛會。宴請三界各路仙神。三聖母乃是駐守華山的女神,自然也在邀請之列,三聖母赴宴而去,留下童子看門。

不料,幾日後,聖母廟來了一位赴京趕考的舉子,姓劉名彥昌。此子一出生就與普通孩子不同,劉家十分喜愛彥昌,每天教他攻讀詩文,20多歲的時候他便中了秀才。那年,皇上開科,劉璽上京趕考,路過華陰,聞聽三聖母十分靈驗,遂進廟求簽,問問路程。他望著三聖母秀麗、端莊的塑像,不覺肅然起敬,便恭恭敬敬地搖簽筒。事不湊巧,適逢三聖母外出赴宴,看門童子不敢貿然賜簽。他虔誠地抽出第一支,還是空簽。焦慮、惶恐使他抽第三簽時,把簽筒搖了又搖簸了又簸,久久不敢去取。最後一支簽落在地上,不看則可,一看使他的滿腹希望頓時化為雲煙,全身癱軟。原來,還是一支白板空簽。劉璽定了定神看了三聖母的塑像,提筆在牆上寫道:

劉璽提筆氣滿腔,

怒怨聖母三娘娘。

連抽三簽無靈驗,

枉受香煙在此方。

寫罷揚長而去。卻不料,一首文詩惹怒了三聖母,卻也換來了美嬌妻。

三聖母赴宴畢,腳踏祥支,高高興興地回到宮裏,看門童子侍奉之後,將剛才的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她看了看牆上題詩,又羞又惱,不由得大罵道:“膽大的狂生,竟敢如此,不給他一點教訓,怎知我的厲害!”於是她喚來風伯、雨師,興起雷電交加的狂風暴雨。劉璽正在趕路,忽然狂風大作,烏雲四起,雷鳴電閃,大雨傾盆。一軟弱的書生,怎經得住風吹雨澆?他踉踉蹌蹌,掙紮前行,終因雨大路滑,精力不支,倒臥在泥水之中。這時,三聖母透過雲層,看見劉璽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便產生了愛慕之心,馬上收了雷雨,點化一座“仙莊”,與劉璽結為夫妻。自此二人隱居在華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