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教學改革實踐
教育時空
作者:張路
[摘 要]C語言是一門工科專業非常重要的課程,同時學習起來也非常困難,並且多數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夠重視C語言的學習,獨立學院的學生普遍學習能力差,使得C語言教學麵臨較多的問題。文章結合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C語言教學的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適合獨立學院的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教學方法。
[關鍵詞]獨立學院 C語言程序設計 教學改革 分級考核
中圖分類號:TM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004-01
C語言是當今應用最廣泛、最具影響力的設計語言之一。通過對C語言的學習,學生可以鍛煉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掌握基本的程序設計思想。由於C語言是一種麵向過程的設計語言,涉及到的概念非常多、抽象難理解,編寫的程序具有極高的靈活性,獨立學院的學生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同重點院校學生存在較大差距,初次接觸C語言很難掌握和運用它。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應用在獨立學院的學生身上,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現狀,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探索出適合獨立學院教學的教學方法。獨立學院旨在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本文以這一點為目標,對非計算機專業的C語言教學進行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動手實踐和邏輯思維能力。
1 存在的問題
1)學生學習能力差,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缺乏主動性。獨立學院的學生大部分是第三批次本科錄取,學習能力較差。學生經常問:為什麼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還要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認為C語言不重要,上課不認真聽講。2)教學方法上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按照教材的順序進行講解,如數據類型、表達式、輸入輸出函數、三種程序設計結構、函數、指針,文件等這樣的順序進行。學生學到的知識都是零散的,不能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往往是邊學邊忘,越學越沒用信心。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的灌輸方法,整節課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能很好的與學生互動。3)上機過程得不到重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差。雖然在理論教學過程中也安排有上機學時,但兩者的結合還不緊密。上機過程中,很多學生隻是機械的將書上的程序輸入計算機運行,一旦運行出現問題,馬上請求老師幫助解決,不會獨立思考,不去分析運行結果,不能理解語句及程序的執行過程。所以上機練習沒有鍛煉學生編寫程序的能力,變成了簡單的打字練習。4)考核方式不合理。隻進行筆試考試,對學生的實踐能力缺乏考核。
2 改革的措施
[1] 教學前的準備
在講課之前一定要仔細了解所帶專業的特點,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與專業結合,為專業學習服務。同時在第一堂課時,要讓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闡述C語言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多種教學方法
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啟發教學法、類比教學法、任務驅動法、分步教學法等。在C語言的教學過程中任務驅動法是最為有效、運用最多的一種方法。所謂的任務驅動法就是指給學生一個典型的設計任務,在任務的驅動下逐漸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地完成設計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設計思路、方法和知識體係。在完成設計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設計程序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拓寬學生的知識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