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MFE測試器開關井操作研究(1 / 2)

MFE測試器開關井操作研究

工業技術

作者:襲祥偉

[摘 要]對MFE測試器開關井操作中“自由點”判斷法存在的問題作了簡要分析,根據工作經驗積累,總結出了一種簡便、可靠的MFE測試器開關並操作方法,並在直井及大斜度定向井、叢式井中得到成功應用。

[關鍵詞]地層測試器;試井

中圖分類號:TE3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5-0065-01

1 前言

MFE測試器開關井操作是通過上提下放測試管柱來控製的,操作十分簡單,但在實際測試操作中,上提多少為合適呢?既能保證封隔器不被提鬆,又能保證MFE芯軸上提到位、換位,一般的做法是根據“自由點”顯示來判斷的。由於受井下及地麵等因素的影響,有時自由點顯示是極不清楚的,特別是定向井裸眼中途測試,造成開關井判斷失誤,導致測試失敗,或是提鬆封隔器,或是重複操作,影響測試卡片曲線質量等。為提高測試成功率、開關井操作一次成功,提高測試卡片質量,采取在MFE與封隔器之間增加伸縮接頭及鑽挺等措施。根據多年的工作實踐,介紹一種簡便、可靠的開關井操作方法。

2 自由點討論

“自由點”就是在上提測試管柱過程中,指重表指針瞬間不動的那一點。“自由點”計算公式是:

裸眼井:Q理=W上 — W側 + BL

套管井:Q理=W上一W側一Q鎖+BL

Q理—理論自由點懸重,N; Q鎖—液壓鎮緊力,N;

W上—在井中上提全部測試管柱的懸重,N;

W側—測試器以下管柱在井中的懸重,N;

BL—浮力損失,N; Q鎖 =ρH/100*A1 ;

ρ—壓井液密度,g/cm3 ;

H—MFE在井中的深度,m;

A2 A1—分別為MFE測試閥的麵積和鎮緊接頭的麵積,m2 ;

BL =ρH/100*A2 ;

顯然,該計算公式存在下述幾個問題:

1)W上是個變量,其值不好估算。測試閥打開後,地層流體便進入管柱內,導致W上增加,增加多少呢?估算不準,因而計算出來的Q理,就不準。

2)對於裸眼測試,特別是大斜度定向井、叢式井裸眼測試,測試管柱在井中靜止一段時間後,管柱與井壁的摩擦力、粘滯力都將發生變化,導致W上增加,增加多少更難估算,計算出來的Q理就更不準確。

3)對於負壓射孔測試,即負壓射孔後進行地層測試,側試管柱下入井中後,井下壓井液液麵究竟多高不清楚,這將影響液壓鎖緊力、浮力報失的計算準確度,導致Q理不準。

此外,還受其它一些因素影響.實際上計算出來的“自由點”在實際操作中沒有用處。

根據“自由點”定義,隻要在上提測試管柱過程中認真觀察指重表的指針擺動情況即可判斷出“自由點”。但在實際操作中常遇到這樣的向題,在試油作業隊施工,使用的指重表均為拉力計,靈敏度低,誤差大,顯示不清楚;中途測試或原鑽機試油,井淺時,測試管柱剛度大(5’鑽杆),鑽機提升負荷大,在“自由點”出現後想停止上提控製不了,管柱還要上行一段距離才能停止,這段距離足以解封井下封隔器,造成測試失敗.借助在測試管柱上作標記來控製上提高度是一種既簡便又可靠的操作方法。

3 開井操作

具體作法如下:

測試管柱下完後,慢慢上提管柱,注意觀察指重表(或拉力計)懸重,並在指重表(或拉力計)上作一標記;再慢慢下放管柱,注意觀察指重表(或拉力計)懸重,並在指重表(拉力計)上作一標記;上下多提幾次,以求一比較恒定值,計算出封隔器座封負荷。慢慢上提管柱至封隔器卡點處,在管柱上作一標記,標記與轉盤麵(或井口)平齊,然後座封封隔器,施加一定的座封負荷。(可在標記上部再作一提示標記,此標記與前一標記距離大約等於卡瓦封隔器定位凸耳軌道行程,或裸眼封隔器膠簡壓縮距)。在開關井操作上提測試管柱過程中,當管柱上標記出現後,立即下放管柱,並施加一定的座封負荷,完成開關井操作。